海军“我的家乡我的舰”主题宣传活动启动 同一名字,把战舰和沂蒙连在一起
8月1日,临沂市拥军慰问团来到临沂舰,为官兵送来水饺、鞋垫等物资。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马云云摄因为拥有同一个名字,海军舰艇与城市便有了特殊的“缘分”。8月1日,海军“我的家乡我的舰”主题宣传活动在北部战区海军某支队临沂舰正式启动,20家中央级和省市级新闻媒体记者登上临沂舰,并赴临沂市采访,深度挖掘临沂舰与临沂市合力打造新时代双拥工作、巩固发展战舰与城市军政军民关系的动人事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马云云邱明
参与也门撤侨 是《红海行动》原型舰
临沂舰内整洁有序,尽管是“八一”,但是临沂舰上的官兵们依然各自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没有丝毫松懈。早晨八时整,媒体记者共同见证了临沂舰庆祝“八一”升旗仪式,参观舰艇并详细了解了临沂舰的光荣事迹和官兵苦练本领的背后故事。当天,临沂市拥军慰问团来到临沂舰,为官兵送来水饺、鞋垫等物资,双方代表举行了“忠诚守初心、奋斗担使命”主题座谈会。
临沂舰是一艘光荣的舰艇。2011年12月下水,2012年11月入列,圆满完成系列军事演习、出访美澳新、中俄联演、亚丁湾护航等重大任务40余项,舰艇航迹遍布四大洲五大洋,出访靠泊10国12港,航程15万余海里,年均海上执行任务时间超过200天。
2015年,中国海军执行了著名的“也门撤侨”任务,中国海军女兵牵着一个小女孩的手登舰的照片广为人知,临沂舰正是这次任务的“主角”。当时,临沂舰在执行第19批护航途中,紧急受命赴也门撤侨,9天内三进也门战地,安全高效护送163名中国同胞和13个国家269名公民至吉布提港。此次行动创造了海军首次动用军舰直接靠泊外国港口撤离、首次撤离外国公民等多项先例,2015年,临沂舰荣立海军集体一等功。
电影《红海行动》正是改编自也门撤侨任务,电影中“临沂号”也正是以临沂舰为原型。
水乳交融 做沂蒙精神传承者
临沂舰加入人民海军战斗序列,与临沂市确立了军民舰市关系,一条无形的纽带将黄海之滨的威武战舰与蒙山沂水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临沂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临沂军民用汗水、鲜血和生命培育形成了“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临沂舰官兵充分汲取“沂蒙精神”养分,开拓进取、拼搏奋斗,入列三个月内完成一科目基础训练,不满半年发射导弹5枚,入列仅9个月顺利通过全训考核。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拥军形式发生了变化,但老区人民对军队的深情厚谊历久弥新。为了当好临沂舰的坚实后盾,每逢重大节日,临沂市双拥部门都会对舰上临沂籍官兵走访慰问,定期向临沂舰捐赠图书、光盘等学习资料,执行护航、联演等重大任务前,都会向临沂舰官兵送去当地特产以及新鲜果蔬。
“战士们冬天冷,我们特地带了一百双鞋垫过来,都是手工做的。”8月1日,临沂市拥军顾问团成员、沂蒙新红嫂、全国双拥模范朱呈镕把鞋垫、水饺等送到了官兵手中。
远航不忘推介临沂 发放宣传册三千份
在临沂舰主通道里,一面镶满了纪念牌的墙壁引人关注。“这面墙是我们舰的‘友谊之角’,这些纪念牌是出访一些国家时交流赠送的纪念品。”舰长张广耀介绍,在走向深蓝的过程中,临沂舰不断学习成长。
为让世界更了解“第二故乡”,临沂舰停靠国外港口时,向国外友人发放临沂市宣传册、知名企业介绍卡等三千余份,向世界打开了一扇认识临沂、了解临沂的窗口。
2015年,临沂舰出访新西兰港口,举行舰艇开放日活动,一位祖籍临沂的老人走上战舰,向军旗敬了一个不太标准的军礼。看着威武的临沂舰,翻阅临沂市的宣传手册,老人含泪说:“终于见到了祖国的战舰,终于见到了家乡的亲人。”
新闻推荐
面对旱情蔓延的严重考验,沂水县烟草公司积极组织烟农抗旱浇烟。以互助小组为单位,通过拼、凑、买准备好浇水机械,设备资源共...
沂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沂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