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乡村,用心守护病患健康 “最美乡村医生”纪义农名扬海内外

黄三角早报 2019-03-27 04:37 大字

医者有仁心,慈悲济世人。悬壶轻己利,德品胜黄金。这四句话用在沙营卫生站站长纪义农的身上再合适不过了,他穿一件干净的白大褂,在无硝烟的战场上用银针与病魔零距离斗争。几十年的悬壶济世,失去的是青春和年华,换来无数病人的微笑与感谢。

文/片本报记者宋少双

在此扫一扫观看此视频

纪义农给患者扎针灸。

纪义农正在帮患者做康复。

医术高超名扬海内外专治疑难杂症

祖辈世代行医家庭贫困仍免费行医

热衷公益资助贫困学生用实际行动诠释“医德”

如果用颜色来形容纪义农的话,沙营小区居民们给出的答案一定是白色。一年四季总是穿着白大褂是纪义农的标志,从医多年的他习得一手好针灸,除了跟着书籍学来的,纪义农自己还研发了不少“独门绝学”,不管是感冒发烧还是牛皮癣、类风湿等疑难杂症,几根细细的银针插下去,几乎每次都能针到病除。纪义农不仅医术高超而且收费极低,甚至本村的人可以免费就诊。善用针灸治疑难杂症,三十多年行医让他获得了良好的口碑,每次有患者称赞他为神医时,纪义农总是摆摆手道,“我只是做到了医生的本分而已。”

曾有名来自加拿大的患者长年患有重度颈椎病,全世界求医却不见起效。一次偶然的机会从网上得知中国有一名专用针灸济世救人的神医,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他专程来到中国找纪义农求助,由于语言不通,纪义农难以正常的与其说话交流,在进行望闻问切之后,胸有成竹的纪义农对其使用了针灸治疗,本来预计一个疗程后才能见效,结果半个疗程不到这名外国患者就兴奋地表示自己的颈椎不难受了。他想表达对纪义农的感谢,但都被拒绝了,在得知纪义农平日里喜欢书法画画时,这位加拿大患者特地求了张他的书法留作纪念。

纪义农的名气越来越大,省内外慕名而来的人络绎不绝,有的患者赶几百公里的路程只为了让纪义农扎自己几针。在给患者扎针的时候,纪义农的电话也不曾停歇,都是求医治病的,接到此类电话后,他从不拖延。“患者有病就好像长在我自己身上一样难受,想赶紧将病从患者体内拉扯出来。”医者父母心不过如此。

纪义农祖辈世代中医,他的大舅和父亲等长辈都是行善积德的郎中。尤其是大舅为了给病人治病,竟耽搁了自己的治疗时机,病发时倒在了离家门口几米远的地方,出殡那天从四方赶来吊唁的人挤满了整个村子。

纪义农从小就将大舅、父亲等长辈视为英雄一样崇拜,儿时起就观摩父亲如何给患者治病。他从小就对中医有着浓厚的兴趣,别人看小画书的时候,他却在翻阅中医药书籍。

纪义农小时候,家境十分贫寒,那时的行医不挣钱也不挣工分。成绩优异的他被迫辍学当起了社员干起了农活,经常食不果腹,14岁的他身高不足一米四,体重50斤左右,干不了重活只能去割草喂牲口,却因身体单薄顶不住酷暑多次晕倒在农田里……有时实在熬不住的他甚至想到了轻生。直到有一次在收工回家时碰到了野狼,死里逃生后纪义农母亲抱着他哭道,“这是捡回来个孩子啊!”看到平日里慈祥的母亲哭得那么伤心,纪义农暗暗下定决心不能这样浑浑噩噩一辈子,定要和命运抗争下去。

父亲虽因外伤双腿残疾却仍旧坚持治病救人。父亲经常顶着严寒酷暑翻越好几十里路给人治病,回家时全身上下被磨得到处是血印子,年幼的纪义农哭着劝他,“咱不看了行不行,又不赚钱又不赚工分,受这么大罪。”纪义农的父亲慈祥地将他搂进怀里道,“一个人不能只为自己着想,人命关天,不治不行,做医生就是有人敬,无人疼,大了你就知道了。”

从那时起,仁爱之心便在纪义农的心里生根发芽。成年后,纪义农接过了父亲的担子,承担起给乡亲们看病的职责,他牢记长辈们的教诲,给村里人看病时从不收取任何费用,在他看来义务看病是做医生的天职。

后来村里感恩纪义农一家世代为乡亲免费看病,村里决定出钱让纪义农去省会进修深造。纪义农得知此消息后忧喜参半,喜的是这次机会来之不易,忧的是他已经有三个小孩,最大不过五岁,最小的还在襁褓之中,并且母亲身体也不好,家里十几亩地需要他照料,十几头牲口要喂,根本离不开家。正在纪义农准备找村支书推辞时,其妻子看出了丈夫的忧虑,把家里的粮食、猪牛羊全卖了,又借了两千块钱,交到他手里:“好好去学吧,家里的事情我能照料好,你莫担心。”

在一家人的支持下,纪义农进入了山东中医药大学进修,他自己特别珍惜那次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学习期间认真刻苦,碰到不明白的就赶紧问老师。因为进修的专业是针灸,纪义农为了加深强化刚学到的知识,就用针灸拿自己做实验,一边看书一边在自己身上扎针的纪义农成了班里一道“风景线”。毕业时,纪义农成绩优异,19门功课大多数排在前五名,针灸课考到99分,受到老师和同学的一致称赞。

受父亲等长辈的影响,纪义农给本村人看病从不收取任何费用,即使给外地人看病也只是象征性的收取十块二十块,他说:“当医生功利心不能太强,给人治病从不是为了钱,需时常怀着一颗慈悲之心。”纪义农算了一笔账,到他的村卫生室(现为社区卫生服务站)针灸、按摩的患者一天最少8个人,一个月就是240人,一年最少3000多人次,几十年下来就有十多万人次,按照物价局规定价格计算,免收的费用就是200多万元。其实,算上免收的其它费用,远远不止这个数字。

纪义农的诊所里每天人满为患,经常送走了这个患者,另一个求诊的电话就打来了。纪义农也数不清到底治好了多少疑难杂症,他只记得无数的人哭着求自己救救他们。“这个行业很辛苦,每天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出一丝意外。”纪义农说,不过令他骄傲的是几十年来他从未出过任何医疗事故。

纪义农还热衷于公益事业,多年帮扶沂水县贫困学生孙明月、孙明雪姐妹。姐姐孙明月在一次意外中压断了大腿,由于当地医疗水平有限,姐姐被送往东营市油田中心医院治疗,纪义农当时正在出席活动,得知此事后立刻动身赶往医院看望俩姐妹,“真是太惨了,小小年纪受这么大的罪。”看到躺在床上的孙明月纪义农心疼不已,在得知姐妹俩的家境后他随即表示自己会资助她们,直到顺利上完大学为止。

2014年,纪义农荣获“情在东城”先进人物奖,被中国文明网评为“最美乡村医生”。2017年,他被评为山东省基层名中医、东营最美职工等奖项。名誉的背后,是他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勤付出。纪义农现在唯一的愿望就是将中医发扬光大,尤其是把针灸技术推广出去。“等我退休后,要写一本书,将自己毕生所学全部流传下去。”纪义农说。

新闻推荐

道托镇 移动课堂助推乡村旅游发展

农村大众报沂水讯(通讯员李媛媛)近日,道托镇开展乡村旅游人才培训,采取“移动课堂”“送教下村”的形式,邀请县文化馆...

沂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沂水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