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政集团与河海大学强强联合结晶之作—— 临沂市首条特种 抗车辙路面浇成功筑

临沂日报 2018-10-23 10:37 大字

灌注高流动度特殊材料

铣刨清扫

取芯检测结果显示,芯样浆体饱满密实、强度高。

摊铺大空隙沥青稳定碎石

撒布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

铺筑完工后的路面效果近景

道路车辙病害一直是困扰城乡公路养护部门的一大难题,临沂是物流大市,交通量大、超载车辆严重,外环道路的车辙病害顽疾普遍存在。为有效解决车辙病害问题,临沂市政集团引进河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于新的路面特种铺装科研成果,并于近日在罗庄区成功修建了临沂市第一条I-Pave灌入式高性能抗车辙路面。该技术旨在解决目前城市外环道路尤其是红绿灯路口由于车流量大、负荷严重造成的车辙病害久治不愈的难题,提高道路通行指数和市民行车幸福指数。

传统的城乡道路主要有两种:一是水泥混凝土路面。它属于刚性路面,强度大、耐久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缺点也显而易见:刚性路面存在接缝多,严重影响路面的行车舒适度、开放交通时间慢和破损养护修复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另一种是柔性沥青路面,在石料中掺入路用沥青材料铺筑的各种类型路面。主

要优点是路面平整、行车舒适度好,修复速度快,碾压可通车,表面美观。缺点是温度稳定性差,冬季易脆裂、夏季易软化,容易产生车辙等路面病害,造成交通安全隐患。

有没有一种技术,把水泥混凝土的“刚性”和沥青的“柔性”相结合,具备以上两种路面的优点,形成“刚柔相济”的路面?河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于新给出的I-Pave灌入式高性能抗车辙路面解决方案是:在柔性大空隙沥青混合料(空隙率25%—30%)中灌入刚性高性能树脂类灌浆材料的方式,形成“刚柔并济”的新型路面结构。

于新教授介绍,该技术具备以下四大突出技术优势:第一,超强抗车辙性能,新筑的路面抗车辙指标是普通道路的10倍,此前,传统公路需要每年养护两三次,这种道路只需要3—5年养护一次;第二,灌注效率高,I-Pave高性能树脂灌浆料流动度只有10s,流动性非常好,无需压力和振捣灌注,较好解决传统灌浆料灌注效率差的问题;第三,强度形成快,普通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有28天的养护期,特种水泥铺装的路面也至少需要10天的养护才能通行,而这种路面只要2小时即可通行,提高了养护的效率;第四,成型后路面美观耐久,安全抗滑,与普通沥青路面无色差。

“我也愿意把自己学到和用过的好东西奉献给家乡。”于新教授是沂水县人,有着一副情系桑梓、奉献家乡的热心肠。他在接受本报记

者采访时表示,本次在罗庄区采用此种技术铺装路面在临沂市还是第一次。该技术研发历时5年,已在江苏已经成功铺筑了5万平方米,效果良好。在浙江金华的一条环线路铺筑了1万平方米试验段。10月18日,浙江省公路系统组织的全省新技术推广会上重点推介了此项新技术。

临沂市政集团路面公司经理耿君介绍,该项技术的施工方便:旧路面铣刨后清扫完毕,随后铺上大空隙的沥青混合料碾压成型,在温度降到常温后开始制浆灌浆。随后,如同普通水流一样的特种水泥浆在挥发着沥青味道的新建道路上蔓延流淌,可以渗入沥青混合料最深处超过12厘米,工人们只需要再抹一抹、摊平,2个小时后放行通车。记者现场体验,新铺筑的路面和普通的沥青路面差不多,但是道路纹理清晰,车辆走上去有一种平整感和顺滑度,轮胎抓地感清晰,走起来轻盈舒适。

罗庄区公路局有关负责人说,本次施工的近1000平方米路段位于206国道和罗庄区振兴路交会处,这个路段24小时平均交通流

量是5万辆车左右,并且大都是重型大货车。此处是进出临沂城的交通大动脉,车辙、推移、波浪等病害在红绿灯路口和道路交叉口普遍存在,严重影响市民的交通出行。

据了解,和普通的道路抗车辙指数相比,普通的SMA、AC等沥青路面的动稳定度指标不到或者接近5000次/mm,而采用这种技术铺筑的路面动稳定度指标可达60000次/mm。临沂市政集团有关负责人认为,此项技术推广开来,困扰多年的城市外环道路车辙病害有望迎刃而解。

□本报记者 孙玉光

通讯员 涂文学 徐震

新闻推荐

沂蒙小棉袄闯出大市场

临近冬日,沂水县杨庄镇吴家楼子村的妇女们又开始忙着缝制“沂蒙小棉袄”。为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当地妇女将传统缝制手法...

沂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沂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