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救助暖人心

山东法制报 2018-10-17 17:31 大字

9月25日,一位老人、一面锦旗、一封感谢信,让这个平凡的一天生动而鲜活。

“ 从检察院出来,母亲看到了希望,也有了坚持下去的勇气……这位检察官还经常给母亲打电话嘘寒问暖询问案情进展,给出专业的法律咨询……请接受我们这一家普通百姓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真挚的感谢!”

这位母亲,沂水县检察院干警们叫她孙大娘。老人家没读过书,这封感谢信是让人代笔写成。没有什么华丽的语言,字里行间流露着感激之情。

2016年9 月10 日,沂水县马站镇神林店村村民孙一民(化名)正驾驶手扶拖拉机去农田,突然被身后一辆载客三轮摩托车追尾,造成脑颅受伤、八根肋骨断裂,经鉴定为九级伤残。

事故发生后,孙一民住院治疗,肇事人在垫付少量检查费后再也不肯露面。双方几经交涉,肇事人甩下一句狠话,“要钱没有,要命一条”。

2017年11月29日,法院依法判决肇事者一次性赔付经济损失99606.85 元,被告却闭门锁户躲避法律执行。

出院后,孙一民脱离了生命危险,却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靠药物继续治疗脑中淤血。孙家大娘走投无路,四处借钱,家里负债累累。

万般无奈之下孙大娘向沂水县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请司法救助,在检察院帮助下申请到司法救助金6000元。

“ 今天我过来就是想谢谢你们,谢谢检察院在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了我,我没什么文化不会说话,也不知道该说什么……这是一面锦旗,还有我托人代写的一封感谢信,你们一定要收下!”

那一天阳光明媚,红色纸背上“感谢信”三个字,一如正午的阳光温暖而耀眼。

一顿简单的午餐让老人念念不忘

“你们帮助我还请我吃饭,检察院真是太好了。”在与孙大娘的多次交谈中,去年冬天的一顿午饭让她念念不忘。

去年底,家家户户忙着备年货。 孙大娘哪还有心思过年,整日拖着疲惫瘦弱的身躯往返于寻求救助途中,可每一次希望都让她失望而归。

在最绝望的时候,孙大娘听说可以申请司法救助金。那天,寒风凛冽,孙大娘一路打听辗转来到沂水县人民检察院,偏不巧赶上中午下班时间。

“ 我不敢进去,在大门口走来走去。说实话,真是不抱什么希望了。可就在我寻思离开的时候,一位姑娘走过来热情地问道我,还拉着我去检察院食堂吃了饭。”

一杯热水、一顿热气腾腾的饭菜,瞬间驱散了一位老人心头的阴霾,温暖了寒冬腊月里一颗冰冷绝望的心。

“ 记不清哪一天了,只记得那天特别冷,我中午下班路过大门口,看见一位老年人神情焦虑在单位门口走来走去,就过去问老人家有什么事需要帮忙的。”这就是大娘口中一直念念不忘的姑娘张娜,她是检察院公诉科检察官助理。

张娜了解情况后,立即与控申科联系,并先代为收下了老人带来的诉求材料。

“ 天这么冷,老人家辗转而来不容易,我就拉她去餐厅吃顿饭再走。我也没想到,一顿简单的饭菜,却让老人记挂在心里。”一顿饭菜无足轻重,但在当事人心中却有着千斤份量,那是他们走投无路时触摸到的一丝人性的温暖与善良。很多的时候检察官个人行为看似无意,可在当事人看来却往往代表着人民检察院,代表着党和国家的形像。

一次重燃希望的救赎

每一起司法救助案件背后都有令人哀伤的故事,但也有沂水县检察院干警们发自心底的温情帮扶与重燃希望的深情救赎。

控申科科长周红接过申请材料立即审阅。这个特困家庭,几年前大儿子结婚不久因车祸去世,大儿媳痛苦离去。二儿子身体多病,因买不起住房二儿媳又选择离婚,只留下一个吃奶的孩子。 如今老伴又瘫痪在床,家里雪上加霜。

周红回忆说:“ 每次给大娘打电话,她情绪都特别不稳定,总是说自己命苦,倒霉事都让家里摊上了。大儿子没了,撞人凶手到现在没抓到。老伴又瘫在床上,赔偿金一分没拿到,自己真想趁没人的时候喝药死了算了。每次听到大娘这样说,我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就觉得自己有责任有义务去帮助这困难的一家人。”

经调查核实,周红认为孙一民家庭情况符合申请国家司法救助条件,检察院启动国家司法救助程序,帮助孙大娘一家申请到司法救助金。孙大娘含着眼泪说:“感谢检察院的帮助,我也放弃了轻生念头,我就觉得这世上还是好人多。”

一束光芒,让暗黑中行走的人感受温暖看到希望。正象这个季节,秋阳隐去,万物凋零。但寰宇有序,时光流长,凋零也预示着新生与茂盛。张红红

新闻推荐

有证妻子不开车,无证丈夫上高速 面对交警声称:老婆晚上不敢开车

本报10月14日热线消息(记者王晓通讯员申恒国褚晓琼)有驾驶证的妻子将车交给无证的丈夫开,交警检查时发现,无证的丈夫竟然理...

沂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沂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