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门弟子的故事 (十五) 四子言志
倪毅锋冯文浩彭庆涛
“四子言志”的故事是《论语》中字数最多,故事情节也最完整的篇章,无论在内容主旨上还是艺术形式上都占有重要地位。这则故事含括“孔子问志”、“四子述志”和“孔子评志”三个部分,充分彰显了孔门弟子的鲜明个性。而在孔子对每个弟子志向进行点评与取舍的话语间,也体现了孔子“启发诱导”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他们是如何言志的。
有一天,子路、曾皙、冉有和公西华陪孔子坐着闲聊。孔子说道:“别总觉得我年纪比你们大了几岁,你们就拘谨约束。咱们今天有什么说什么,都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平时你们经常叹气,说没人了解你们,没人肯任用你们。现在假设有人了解你们,你们准备去做什么?”在场的弟子中,子路的年龄最长,而且也确有能力。听到老师这样问,他就毫不客气地抢先回答:“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几个大国中间,外有入侵者,内遇饥荒。如果让我来治理,只要三年,就可以使人人都变成勇敢的战士,而且懂得规矩。”千乘之国在春秋时期并不能算是一个小国,大概只有齐、楚、秦、晋等国才能组织起超过千乘规模的军队。子路以千乘之国自许,表明了他对自己的信心。外有强敌压境,内有饥荒困扰,而子路认为自己只需要三年,就可以让大家成为勇士。不但如此,还能让百姓知道哪些事情可为、哪些事情不可为。
如何才能做到子路说的这两点呢?如果换作孔子就会先足食,填饱肚子人们才有精力做别的、才会拥戴执政者;其次,要搞好外交,给自己预备缓气的时间,一个挨饿的国家是不能打仗的;然后,定期田猎,搞好军训。孔子曾经说过两句话,一句是“必世而后仁”,另一句是“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从这两句话中,我们能看出,做到子路说的那种情况该有多难。子路是一个不懂得妥协的人,对他来讲,要做到这两点还真有点难度。尽管子路确实有能力,但在这里他还是有些高估自己的能力了。
孔子听完子路的话,微微摇摇头笑了,接着问冉有:“冉求,你呢?”冉有说:“一个纵横各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交给我管理,三年后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这句话可以让我们充分看到冉有的性格,有点谨小慎微,而子路的性格与他正好相反。孔子对两个人的评价都是擅长政事,还都有着非凡的军事才能。通过比较冉有和子路的回答,我们可以发现,子路治理国家的规模不仅比冉有的大,而且胜任的工作也多了一项。冉有认为自己没有能力来教化人民,但子路认为做到这一点对自己来讲是小菜一碟。
听冉有说完,孔子微微沉思,然后又问公西华:“公西赤,你呢?”公西华说:“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但是我愿意学习。宗庙祭祀或诸侯国会盟、朝见天子,遇到这样一些场合,我愿意穿上礼装戴着礼帽,在那里帮着打打杂,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听公西华说完,孔子又问曾皙:“曾点,你呢?”孔子和大家谈话的时候,曾皙一直都在弹琴,“铮铮铿铿”的。曾皙听到老师叫到自己了,将琴声渐渐停了下来,手指在琴弦上一划,发出一连串“铿铿铿”的声音,放开琴起身说道:“我的志向跟他们三位有些不一样。”孔子说:“这有什么关系?不过就是都说说个人的想法嘛。” 于是曾皙就说了:“在暮春三月,春暖花开,穿着春天的衣服,和五六位成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水里洗澡,洗完后去舞雩台上吹吹风,晒晒太阳。等舒服够了,就唱着歌儿回家去。”既然是言志,就说明这是曾皙喜欢做的事情,想过的一种生活。听了曾皙的话,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成曾点的想法啊!”
曾皙等子路、冉有和公西华走了以后,问孔子:“老师您怎么看他们三个人讲的话呢?”孔子说:“不过是各自说出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皙说:“那您干吗要笑子路呢?”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礼让,子路言语间全无谦让之意,所以笑他。”治国以礼,而礼之用又在于和为贵,这就是孔子笑子路的原因。孔子又说:“那么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吗?怎么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孔子的意思是治理大国和治理小国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最后孔子说道:“难道公西华的意思是自己不够资格管理一个国家吗?宗庙祭祀,诸侯会盟,这些不都是诸侯需要做好的事情吗?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的赞礼人,那谁能来做大的赞礼人呢?”
“吾与点也”,在“四子言志”的故事中,孔子是赞同曾皙的志向的。曾皙自己所说的“暮春咏归”,主张的是“以礼治国”,他说的是礼治的结果,是太平盛世的图景。与孔子的“仁政”、“礼治”、“教化”的政治主张相符。再从“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是主张“以礼治国”的。
最后,在“四子言志”的故事中,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孔子的教育思想。在故事中孔子把教学活动分成了三个部分,先是问志,然后由弟子述志,最后孔子进行评志。在问志中,孔子“循循善诱”,鼓励弟子畅所欲言;在弟子述志的过程中,没有过多干预,让弟子充分自由表达自己的志向。这便是“启发诱导”的教育思想,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弟子述说完各自的志向后,然后依据每个弟子的能力来做出自己的判断与建议,展现出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在故事中,孔子以言志教育来帮助弟子确立远大理想,从而引导弟子践行礼乐治国的根本之道。
新闻推荐
沂水讯近年来,沂水县以提升水利服务中心服务发展能力为抓手,不断强化措施,公布服务电话和服务指南,形成了基层水利管理协调服务机构、防汛抗旱供水专业服务组织、农民用水合作社“三位一体”的基层水...
沂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沂水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