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的靠边站,咱们女的干” 双堠镇28名女队员服务两万亩果园

农村大众报 2021-04-23 14:07 大字

4月17日上午,沂南县双堠镇东河村外一处果园里,村民刘金菊正戴着遮阳帽,背着打药桶,给一棵棵油桃树打除虫药。刘金菊说,果园一共占地8亩,全由她自己管理,剪枝、嫁接、施肥等技术样样行。

“我掌握的果树管理技术,都是经过专业培训的,还靠着技术考到了职称呢。”刘金菊说,2020年6月份,经专家评审,她获得了“农民助理农艺师”职称。此外,她还是双堠镇妇女果树服务队的队员。

妇女果树服务队,是双堠镇为推动油桃、樱桃等果树产业发展组建的。2017年,该镇大规模发展油桃、樱桃等果树种植产业。随着产业发展,问题逐渐显现。“农户们的果树管理技术有欠缺,在剪枝、打药、施肥上出了不少问题。”双堠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李先干说,种植规模上去了,这技术也得跟上才行。

于是,双堠镇组建了一支以男性为主的技术服务队。可没想到,服务队组建没多久,因为服务队收入低,队员服务积极性不高,甚至还有队员想离开队伍,到其他地方去干活挣钱。队伍还没发挥作用,就面临解散。

之后,李先干打起了妇女的主意。“我们到各村推广技术时,发现80%的果园都是妇女在管理,她们不懂技术,特别是修剪果树枝,都是请人来剪,一人一天150元,一年下来花不少钱。”李先干说,他们尝试凝聚妇女力量,为果树提供技术服务。

打定主意后,双堠镇政府和农业部门便鼓励种植油桃的妇女,到县里和镇上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还在培训班中选出积极性高的妇女,请农业专家进行强化和有针对性的培训,将她们培训成果树管理技术员。

经过仔细挑选后,双堠镇第一支妇女服务队正式成立。“我们把服务队分成修剪队和嫁接队,一共28个人。”李先干说。从那时起,在双堠镇12000亩樱桃、2500亩大棚油桃和露地6000余亩的毛桃和油桃树的行间里,常能看到女子服务队队员忙碌的身影。

为不断提高女子服务队技术水平,双堠镇农业部门还带着服务队队员到潍坊、泰安、临沭、兰陵等地参观标准化果园,学习积累剪枝、施肥、打药、套袋、疏果等技术,其中还包括机械化管理技术。

“对于技术过硬、获得果农认可、通过镇上考察的队员,我们就上报到县农业农村局、人社资源局,经专家评审评定职称。”李先干说,去年,服务队有3名队员评上了职称。今年,服务队又上报了5名队员。

“我们在为果农提供技术服务的时候,也会向果农普及管理技术。特别是现在采用了机械化管理,很多细节都要注意到。”刘金菊说,平时,还有不少果农到她家里请教管理技术。

通过女子服务队的服务指导,有不少果农的种植观念发生了转变。以前,果农比较注重产量,不注重质量。在掌握一定技术和理念后,果农注重起了果品质量。现在,双堠镇的油桃个大、外表颜色鲜亮,产量还提高了20%,一斤比之前多卖0.25元到0.5元。

“男的不愿意干了,咱们女的干。加入服务队,不断学习提升果树管理技术,也让我们自己受益匪浅。”刘金菊说,现在,自家果园全由她管理,省了不少人工成本。忙完自家果园后,她还到别家果园里剪枝、嫁接,一年能忙50天,一天能挣200元。

农村大众报记者张婷

通讯员尹君杜昱葆

新闻推荐

省老科协农业专家来沂南县开展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山东省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双招双引”大会精神,充分发挥科技社团独特优势,加快推进“...

沂南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沂南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