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农科院 科研助力临沂市蔬菜产业提质增效 □临报融媒记者 周成刚

临沂日报 2019-08-23 09:54 大字

初秋时节的沂蒙大地,处处涌动着发展高效特色农业的实干热潮,展现出结构调整带来的喜人变化。日前,记者在临沂市农业科学院带领下走进分别位于沂南县、兰山区、河东区的山东青果食品有限公司、山东鼎益生态农业示范园、临沂清春农业种植合作社、临沂同德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通过实地走访蔬菜种植和产业化发现,在市农科部门的指导下,农企蔬菜产业由传统种植模式开始向无公害、绿色、有机生产方向发展,由数量型逐步向质量型转变。

在青果、鼎益、清春、同德蔬菜种植基地内,记者所到之处,听到的最多的话语,都是由衷的感谢之意。“感谢市农科院的大力指导,感谢农业专家的悉心教授,如果没有他们科学专业的指导,就没有我们今天的规模。”经过总结后发现,他们的共识就是发展绿色蔬菜必须向科技要效益,科技是蔬菜产业的生命线,只有注入科技的元素,才能实现蔬菜产业的高质高效发展。

15年前,临沂清春农业种植合作社起步时仅有6个蔬菜大棚,而如今已发展成为1000余亩的农业种植基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看着简单,其实有不少科技含量。回顾这些年的种植体会,最大的感受就是,农业要上台阶,科技是重中之重。”清春合作社负责人杨清春详细介绍,比如水肥一体化技术,啥时候用啥种肥,肥水什么配比,何时候浇、浇多少量、浇多少次,都是学问。再比如土壤,什么土壤种什么菜,土壤什么时候需要养护,怎么养护才能达到绿色和有机,这里面可都是学问。

无独有偶,位于沂南县的山东青果食品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大型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年产速冻蔬菜及其它加工蔬菜2.5万吨,产品主要销往日本、美国、德国、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现有自属和合作基地近25000亩。为保障蔬菜品质,在市农科院的指导下,该公司不仅建立了农业科研专家工作站,还参与制定行业标准,所有基地均进行土壤和水质监测,不达标不种植。并施行统一供种、统一用药、统一施肥、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购、统一运输,六个统一管理模式。

据统计,临沂市蔬菜种植面积近几年稳定在300万亩左右,总产量1200余万吨,产业规模大。设施蔬菜稳步发展,面积达到110余万亩。大型蔬菜批发市场100余处,各类蔬菜加工企业800余家,年综合保鲜加工能力近200万吨。出口蔬菜产业集群形成,年出口额1亿多美元,全市蔬菜产业已形成了生产、加工、市场、流通相衔接的产业化格局。蔬菜产业作为临沂市富民增收、保障有效供给的重要产业,对于全市农业现代化发展关系愈发重大。

然而,蔬菜产业发展的同时,同样面临着许多制约瓶颈,比如绿色生产技术集成应用不足以支撑产业提质增效、蔬菜供给侧结构性调整还不足以应对消费多元化新趋势、蔬菜产品诚信体系建设不足以保障消费者信任等。针对这些情况,临沂市农业科学院蔬菜学科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聚焦蔬菜产业提质增效,以蔬菜全程品质管控为研究路线,在领军人才周绪元研究员的率领下,凝心聚力谋创新。

其中,在设施栽培环境调控、设施土壤连作障碍调控、安全优质蔬菜品质管控模式、抗逆栽培技术集成创新、采后商品化处理等蔬菜质量安全与品质提升管控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应用性研究成果,在设施蔬菜环境调控和品质管控等技术研究方面,获得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在农业园区与农业品牌化研究方面,获得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并总结了“设施蔬菜集约化嫁接育苗技术”“日光温室蔬菜环境调控新技术”“果菜类蔬菜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安全优质蔬菜品质管控关键技术”等多项技术作为临沂市农业主推技术进行推广。研究成果通过示范推广,相继在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建立典型示范基地1500余亩,累计示范推广36万余亩,新增经济效益46.33亿元,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显著。

如今,土地还是那片土地,但却因科研的注入而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力量。下一步,临沂市农科院将以科技创新、绿色高效、成果转化、品牌引领,作为全市蔬菜产业提质增效的关键着力点。助力农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让蔬菜产业不断焕发新的动能,不断提高市民菜篮子的品质,奏响乡村振兴的时代强音。

新闻推荐

孙祖镇开展“辣味十足”的廉政谈话

沂南讯为提高廉政谈话的质效,确保不流于形式,孙祖镇纪委多措并举、创新工作思路近日对全镇15个站所负责人开展廉政谈话,通过...

沂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沂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