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好事办到群众心坎里 沂南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派驻孙祖镇“第一书记”工作纪实

临沂日报 2019-08-16 10:07 大字

□临报融媒记者 周成刚

通讯员 张景秋

“有‘想干事’的愿望,有‘干成事’的决心。”自2018年4月驻村以来,沂南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第一书记”工作组以孙祖镇书堂村为驻点村,政策帮扶代庄村,以强党建、听民意、谋发展为基本思路,从小处着手,立足村庄实际,深入调查研究,把好事办实,把小事办好,扎实做好驻村帮扶,着力解决好村民亟须解决的问题,促进村庄、社区和谐快速发展。

进村入户谋良策

“第一书记”进村后要过的第一关:作为一个“外来客”怎么尽快和当地村民打成一片。刘西波和吴金峰两位“第一书记”说,没有别的办法,就是靠脚走出来,靠耐心磨出来,靠做事做出来。“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说一千不如干一件。”派驻“第一书记”刘西波和吴金峰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两位“第一书记”入村后,为了更快了解村情村貌,先从了解村民的思想入手,开展两村地形地貌、土地分类和土地利用情况调研,利用早晚群众闲暇时机,召开村“两委”成员和党员座谈会,逐户走访慰问贫困户,倾听党员和群众意见建议,科学谋划,熟悉环境,融入工作。两位“第一书记”不仅快速完成了角色的转变,而且很快成为书堂村和代庄村居民大家庭的一员。

除此之外,作为“第一书记”的派出单位沂南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同样高度重视帮扶村的帮扶工作。局党组书记、局长陈金沂带领班子成员先后入村开展现场办公6次,两村共召开群众代表、党员会议15次,“两委”成员座谈会议9次,入户走访242户、1124人次。针对两村发展特点及优势进行了调研,并参与制定两村帮扶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第一书记”更是列席参加局党组(扩大)会议,每月提交研究“第一书记”帮扶工作。

“对照各级对第一书记的要求对标定位,把上级安排的任务落实好,把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的问题解决好,真正靠上,真正和村民拧成一股绳。”派驻“第一书记”刘西波告诉记者,干好农村工作没有一个坚强的基层班子是难以成事的,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是工作开展的重要一步。通过前期充分的调研,两位“第一书记”开始从抓党建、带班子入手,与村“两委”班子成员深入座谈交流,着力帮助建设一支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村“两委”班子,为书堂村和代庄村留下一支永不撤离的党员干部队伍。

在“第一书记”工作组的带领下,两个村的村“两委”班子结合十九大精神学习贯彻、“三会一课”制度和“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学习教育,结合党员和村实际,制定了集中学习制度、会议签到制度、党员联系群众制度等,落实好党员领岗定责民主测评制度、两委干部值班制度等,为规范支部建设和党员管理奠定了基础。在严格执行“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学习教育的规定动作外,开展学党章、知民意、解民事活动,党员走访活动,党员公开承诺活动,同时结合实际工作定岗定责,进一步提高为民服务能力,帮助党员干部树立在群众中的新形象。

“驻村工作,不仅要有个人的奉献精神、创新意识,更要找准工作切入点,善于争取支持。”谈起两位“第一书记”工作,派出单位沂南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陈金沂给予肯定:“两位‘第一书记’驻村后,首先开始了细致全面的调查摸底工作,为村庄的发展拿到了第一手材料,并以抓党建为切入点,以促民生为根本点,以党建促民生,真抓实干谋发展。”

春风细雨促民生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说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具体来讲,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从政策中得到实惠,是生活条件得到改善,是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对此,两位“第一书记”深谙其道,并时刻倾听群众呼声,充分发挥部门优势,把从关系民生问题入手作为工作的根本点。

书堂村是个典型的山区村,传统产业主要以板栗、花生为主。过去由于不重视技术投入,品种老化,靠天吃饭,投入产出化不大,“第一书记”了解情况后,积极协调林业、农业方面的技术人员到村开设田间课堂,边讲技术边现场操作,让广大村民学习到果树追肥和科学种植重要性的同时,纷纷开始运用到实践中,并受益匪浅。尝到甜头的村民对“第一书记”信服了,发展生产的积极性更高了,“第一书记”举一反三,并立足部门优势,对村庄进行土地规划,对村内土地进行测土施肥,让科学种植在农业生产中发挥更大优势。

在孟良崮山前有个水沟,每年下雨都会冲毁附近的百亩耕地,庄稼被毁让村民们苦不堪言,在了解情况后,“第一书记”刘西波、吴金峰马上向局领导汇报,并各方筹集资金,先后投入5万余元修建了拦水坝和挡水墙,为村民解除了这一后顾之忧。对此,村民们纷纷高兴地说:“这下好了,今后可以放心地种地了,庄稼地再也不怕被水冲毁了。”

整修办公场所、安装路灯、提高村容村貌等民生工作被纳入到“第一书记”工作组的重要日程。可是面对的最大困难是资金短缺,最大的支持是群众的拥护和期待。他们想方设法运用各种关系,跑弯了腿,磨破了嘴,终于争取到了部分资金,用于解决民生事务。

书堂村的办公场所在“第一书记”入村前,就早已年久失修,破烂不堪,但考虑到筹集资金有限,“第一书记”决定把筹集的资金先用于其他民生项目建设,只支出1万元用于办公场所的粉刷装修。为方便村民夜间出行,支出7万元为村里安装了70多盏路灯,打造了书堂村到代庄“新雪亮工程”。投资140万元建设代庄社区养老中心项目,建设房屋18间,设置养老床位36个。

针对书堂村位于孟良崮山下、红色专线穿村而过、道路曲折的实际情况,“第一书记”工作组为村民安全出行着想,对接县交通局安装热熔减速带500米;对接帮扶企业,投资5万元建设塘坝、挡水墙6处;投资3万元提升打造自然资源法治文化广场一处,举办文艺演出、“三送”活动4次。通过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组织开展文体活动,全面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强化了服务功能。

按照“四议两公开”民主程序,开展代庄村旧村改造,积极实施增减挂钩项目,立项面积105亩,总投资1575万元,争取异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建设指标42亩,已搬迁住户129户,并全部进行安置。目前,已完成复垦62亩。下一步,将加快社区建设,计划建设平房两排30套,电梯洋房两栋40套。

造血功能固发展

民生得到了保障和改善,群众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得到了有效提升,这些都让刘西波和吴金峰两位“第一书记”倍感欣慰。但刘西波和吴金峰深知,“第一书记”不只是一个称谓,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为让山区群众早日走上致富路,他们同村“两委”一起商讨村级产业发展规划,就如何因地制宜地帮扶结对村发展符合本村实际的特色产业,努力把“短板”变成“样板”、把“简单输血”变“持续造血”,真正把山区村建成美丽乡村。

由于村里多数留守村民文化低,打工没技术、创业没思路,两位“第一书记”想方设法为他们谋出路。在沂南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帮扶支持下,“第一书记”工作组先是争取资金70万元为书堂村建设扶贫车间一处,严格用地规划,加快扶贫车间项目建设,尽快完成水电路三通和项目落地,使项目发挥效益,贫困户得到利益。目前车间主体已经建成,进出道路硬化完成,水电等已经就绪,正在洽谈编织、制钉、玩具等4个项目,租出后,年收益不低于3.6万元。

在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方面,还投资126.5万元建设莲藕基地一处,占地面积85亩,新修生产路852米,建成南斯拉夫雪莲藕池75个,预计年产35万斤,收入52.5万元。投资79.4万元建设大棚樱桃基地1处,流转土地20亩,新建薄膜连动温室大棚长200米、宽60米、跨度8.4米、肩高3.5米,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种植美早、布鲁克斯、先锋等樱桃1100棵,年收入27.5万元。

针对全村板栗种植面积大、管理粗放的实际情况,“第一书记”工作组共开展田间授课10次,外出学习板栗种植管理4次,更新板栗品种500余亩,户均增加收入1000元。后期还将结合代庄村电商平台,发展熟板栗或者板栗粉等深加工项目。争取旅游用地指标20亩,投资4000万元新建孟良家园主体酒店项目,总建设面积1.1万平方米,客房100间,会议室4个,餐饮中心可同时容纳1400人就餐。将拓宽红色旅游渠道,带动周边旅游经济发展,安置当地709人就业。同时,计划在书堂村建设民宿2处、农家乐1处,通过示范作用,带动全村发展民俗游。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下一步工作中,沂南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第一书记”工作组将充分发挥自然资源铁军精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科学谋划,全力以赴;立足两村实际,做好产业调整,按照村庄发展规划,抓实施、抓落实,力促帮扶规划落地,进一步做好代庄村孟良家园旅游产业带动作用和莲藕、大棚樱桃项目实施,全面实施乡村振兴。

新闻推荐

青驼镇纪委强化典型案例教育打好“预防针”

沂南讯“今天的这个会真的让我很受触动,我差一点就是被通报的这些人里的一个啊!”近日,青驼镇党委转发了县纪委监委关于3起...

沂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沂南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