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画山中景 泉吟致富歌 乡村旅游齐鲁样板之“竹泉实践”

济宁日报 2019-07-28 08:23 大字

本报记者唐修岳本报通讯员王彦冰

竹林茂密,逶迤于高低错落,竿竿气贯青霄;泉水涟漪,荡漾于曲折回环,声声韵承漱玉。这宛如“桃花源”般的景致形容的正是位于临沂市沂南县铜井镇北部的竹泉村。

竹泉村是全省第一个系统开发的古村落旅游景区,以“竹”“泉”“村”为突出特色,打造具有显著沂蒙特色、泉乡个性、竹乡景观、农家风情,融观光、度假、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北方沂蒙山乡综合性旅游目的地,被誉为“竹泉模式”。自2009年开门迎客至今,景区先后被农业部、水利部、住建部授予“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国家水利风景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荣誉称号。2014年荣膺“CCTV中国十大最美乡村”,2015年被授予“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称号,成为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

回望十年前,竹泉村作为一个自然资源优良的沂蒙山区自然村,因交通不便、土地贫瘠,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中逐渐落伍,村内杂草丛生、院落破败,全村人均年收入不足4000元,是出了名的贫困村和“空心村”。而今,昔日泥泞的村道摇身变成了清泉石径,破败的房屋成了怀旧民宿。景区的运营让当地十几个村落、超过1万农民依靠乡村旅游鼓起“腰包”。截至2018年统计,竹泉村村民人均年收入已达到3万余元。同时,景区为当地农民搭建起了可持续的创业平台,农民们纷纷投身农家乐、民宿、家庭农场、采摘园,转眼成了“小老板”,实现了农民就地城镇化,有力拉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在这里不仅有引人入胜的美景,住的也非常舒适,游玩过程中更有地域美食,还能买到颇有特色的土特产,真是很不错的旅游目的地。”一位来自泰安的游客在游览途中向记者称赞道。

围绕“沂蒙竹乡、泉上古村”的建设理念,经过多年努力,可以看出竹泉村的发展之路有着鲜明的与时俱进和可持续特点。生态是竹泉村的资源核心优势,遵循“科学开发、合理保护、永续利用”的原则,竹泉村积极保护现有植被和泉脉,并投身村域绿化和景色升级,形成了“村泉相依、竹泉交融”的空间布局和独特意境,切实实现了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目标。在此基础上,推出了县、镇、村三级联动,规划、建设、营销并举,乡村社会、经济、生态三位一体统筹发展的乡村旅游综合体的发展模式,形成了地域品牌。

“十年砥砺,成就了今日的竹泉。展望未来,景区将围绕乡村振兴,推进文旅融合,继续加强沂蒙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未来十年,竹泉村将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来四方宾朋,以崭新的风貌呈现在世人面前。”景区负责人满怀信心地说。

新闻推荐

沂蒙阳光志愿者 炎夏农家送清凉

近日,沂蒙阳光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冒着炎炎夏日来到沂南蒲汪镇双营村,组织了一次“关爱贫困送清凉”活动。他们带着自己购...

沂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沂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