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注沂蒙富乡亲 ——记省派沂南县灵山村“第一书记”
2017年2月,沂蒙山区依然冷风刺骨。济宁学院实验教学管理中心副主任刘亚斌带着满腔的热情来到沂南县灵山村担任“第一书记”。
灵山村由薛家庄、东营庄、西营庄3个大组合并而成。全村共有耕地2677亩,现有1060户、306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20户、217人。
夯实基础 聚起民心
初到时,灵山村不仅交通闭塞,缺少硬化道路,村民出行不便,村内还垃圾遍地、柴草乱堆。村民仅种植小麦、玉米、花生等传统农作物,缺少支柱产业,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
刘亚斌入村后,迅速开展入户走访调查,努力摸清灵山村的底子。“没有办公场所,党员干部就没法安心工作;没有像样的路,老百姓的心难聚,难以鼓起百姓脱贫致富的精气神。”刘亚斌决定从“修路”“盖房子”入手。2017年,灵山村筹集各方资金近800多万元,完成“村村通”建设出入村主干路2000米,“一事一议”项目资金建设村主干路2000米,“户户通”硬化道路3万平方米,修建生产路1.3万米,解决了村民几十年出行困难的问题。先后建设蓄水池13个,修建水渠6000米,解决村民农田灌溉问题。同年9月,又筹集资金70多万元,新建集村“两委”办公室、党员活动室、卫生室、老年活动中心、便民书屋、便民超市于一体的便民服务中心1座,结束了灵山村几十年无办公场所的窘境。同时,结合扶贫政策新建7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1处,安装体育健身器材,满足村民的文化生活需求。2018年,灵山村又争取到30余万元资金,在村内安装太阳能路灯132盏,邀请济宁学院美术系学生对村内主干道两侧墙体进行美化。投资10万元进行绿化和汪塘治理。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一个崭新的灵山村展现在村民眼前。
依托优势 教育扶贫
扶贫先扶智。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刘亚斌深知教育对改变贫困地区人们前途命运的重要意义。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开拓孩子们的视野,在济宁学院的支持下,2017年7月9日至15日,刘亚斌组织济宁学院的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到灵山村开展以“支教沂蒙,为爱出征”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为期7天的爱心支教。
2017年6月5日,经过刘亚斌的牵线搭桥,济宁学院与其派驻村所在的沂南县铜井镇签署了校地战略合作协议,不断研究确定教育帮扶措施,做好教育帮扶工作。
2018年5月30日,灵山村举行党员活动室揭牌暨济宁学院图书捐赠仪式。
今年暑假期间,在刘亚斌的积极沟通协调下,济宁学院教师一行23人在副院长朱松涛的带领下,再次来到铜井镇开展为期4天的教育帮扶活动。本次教育帮扶活动对铜井镇的小学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内容包含音乐、体育、美术等5个专业,有效提高铜井镇小学教师队伍总体技能素质。
产业扶贫 助民增收
任贵金是村里的种桃大户,拥有400多亩桃树林,种植桃树十几年,有着丰富的种植经验和技术,是村里有名的“能人”。刘亚斌盯上了老任,多次上门请教交流,依托任贵金成立桃树种植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种植桃树。2017年,在灵山村的3个自然村流转山岭土地800亩,并借助国家防护林项目争取资金60多万元,免费发放蜜桃苗12.6万余株,发展种植户80余户,并建设果蔬交易市场1处。同时,组织数百名村民,利用两天时间集中对300多亩灵山山体进行植被绿化造林。
灵山村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发展花卉苗木优势明显。2017年6月,灵山村争取到省级扶贫资金40万元,建起了两个占地3亩的高标准冬暖式大棚。大棚建起来了,可是谁来带头种植花卉呢?刘亚斌这次盯上了宋立志。他是在外打拼的灵山村人,经过十多年发展,在青岛市成立了鑫丰君子兰种植基地。经过多次沟通,他决定返乡投资,承包了村里刚刚建起来的2个大棚,并表示大力支持村里发展君子兰花卉产业,带领村民一起种植花卉致富。
2018年初,又流转了90亩土地,借助产业项目资金,先期建设3个长100米、宽17米的超高标准冬暖式大棚,利用“沂南黄瓜”的名气,引导村民发展蔬菜种植。
麻杰 尹君 希利 亚斌 明花
新闻推荐
孩子们参观古老的竹泉村。本报记者王倩摄本报10月28日讯(记者王倩林媛媛)26日,齐鲁晚报张刚大...
沂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沂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