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首届山东省青年技能形象大使李文龙:努力打拼,蓝领变身顶尖技工

齐鲁晚报 2017-08-15 10:53 大字

本报记者陈玮

半年熟悉车间整个工序

“看事要用心、做事要专心、学习要虚心,容不得有半点马虎和出错。”这是李文龙的人生格言,也指导着他人生的方向。

李文龙出身于沂南县的一个小乡村,初中毕业就跟着父亲走出来,在工地上搬砖头。可是他觉得需要在社会上站住脚,就要懂得一门技能。于是李文龙报考四方机车车辆技术学校钳工专业。

2007年青岛市第九届技能大赛上,李文龙从数百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夺得学生组第一名。同年,进入中车四方股份公司。那时,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开始大规模生产高速动车组,李文龙被分配在动车组组装生产车间,成为一名高铁工人。

作为高精尖技术的集大成者,动车组对零部件装配的要求极高。拿动车组的司机室来说,不足6平方米的空间里,零部件数量多,部件之间的尺寸关系复杂,装配精度都以毫米来衡量。分毫之间见功夫,尽管在技校有钳工的底子,刚上岗的李文龙还是碰了壁。

他买了大量书籍自学,完成自己工作后,就去别人岗位上帮忙,短短半年时间,他就把总装车间整个工序的生产工艺流程熟悉了,成为公司的业务骨干。

2012年8月,李文龙参加了第四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为了保证比赛时工件达到精度要求,李文龙一连在训练场干十多个小时,换不同方法确保一个滑块保证最小的配合间隙。

最终李文龙获得了钳工组第五名的好成绩。在赛前训练时,李文龙看到其他同行技术比自己更先进,软磨硬泡让别人教会他。

改进工艺,为公司节省850万费用

近年来,李文龙直接或间接为公司节省费用850余万元。熟悉李文龙的人说,他的工作从点滴做起,着眼于现车生产,协助工艺、技术、设计人员解决技术难题和关键问题。将技术创新和工艺文件有机结合,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创新,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2013年,在380高速动车组生产中,李文龙发现,车辆内装因震动发生异响,影响乘坐舒适性。凭着自己的经验,别人都下班了,李文龙拿着图纸,摸索着改进安装工艺。隔音方式不彻底、结构前后衔接存在间隙……李文龙一一排查着问题,并通过在螺钉连接处加装隔音垫片等方式优化,填补了动车组生产中内装工艺改进操作方法的空白。

这个改进不但有效解决了车辆运行中异响的问题,还提高了旅客乘车舒适度。此外,李文龙在新型高铁E26施工过程中解决了异形板结构复杂、安装基准难以确认的工艺问题;在E28司机室内装板施工中进行了工艺优化取消了研装环节;在380A动车组施工中发明了快速工装等,推广应用到动车组生产领域,实现了产业化,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编写教材,向年轻员工传授工艺

作为公司内部聘请的钳工技能名师,在自身练就精湛业务本领的同时,他还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掌握的先进技术和工艺向其他员工传授。

他结合自身理论学习,总结实践经验,向年轻员工传授动车司机室的内装板、操纵台、弯压条的研装工艺、技术要求和操作要点,使年轻员工能够迅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

由他编写的《司机室内装操作指南》《观光区的隔音降噪》《车辆钳工的内装施工》等实用性课件和教材已成为了公司内装培训的首选教材。

凭借着辛勤的劳动和精湛的技术,李文龙先后荣获全国技术能手、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优秀农民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齐鲁首席技师、青岛市首席技师、山东省十佳创新型职工、山东省五四青年等荣誉称号。2016年2月1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表彰大会,表彰981名全国优秀农民工和100个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其中就有李文龙。从一个蓝领工人到顶尖技工,李文龙用努力为自己的人生赢得了转折。

十几年前,李文龙还只是一个搬砖工人,然而十几年后,他成为在国务院接受表彰的技术人才。

为解决高铁异响,他不断研究改进工艺,大量攻关问题的解决也填补了动车组生产中内装工艺改进成果中操作方法的空白。李文龙用辛勤的努力,实现了人生的转变。

新闻推荐

小作坊产出四种“中国名牌”吸油烟机沂南警方打掉一生产假冒商品窝点

88197600热线(通讯员张纪丽记者高倩)临沂沂南的表兄弟俩,在当地租赁了两间厂房,在短短三个多月时间内产出并销售假冒“樱花”“好太太”“欧派”“老板”等注册商标的“中国名牌”吸油烟机5000余台,销...

沂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沂南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