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河在此地有一处接近直角的转弯,明清时期,这里逐渐发展成一处内河航运重镇 马头古镇论码头

大众日报 2021-01-28 09:50 大字

沂河航道。沂河在此地有一处接近直角的转弯,河道水面开阔、水流平缓,便于商船停靠。郯城县在明清航运码头旧址建设的马头古镇□ 本报记者 纪伟

本报通讯员 刘国伟 房德华

1月20日,驱车驶进临沂市郯城县马头古镇,两侧的仿古建筑群与车轮下的石板路将思绪一下子拉回了几百年前。由于沂河在此地有一处接近直角的转弯,因此此地河道水面开阔、水流平缓,便于商船停靠。明清时期,这里逐渐发展成一处内河航运重镇,商贾往来,转运货物,连接南北商业。

马头古镇中建有一座郯马民俗文化馆,馆长秦运田是位研究马头镇历史文化的专家。据他介绍,“马头”二字的由来,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资治通鉴》“唐长庆二年”的记载中就出现过“马头”。元代的记载中,对“马头”二字有这样的解释:“附河岸筑土植木夹之至水次,以便兵马入船,谓之马头。”可见,马头就是江河沿岸供停船时装卸货物和乘客上下的建筑物。

2018年,郯城县文广新局编著了四卷本《郯文化丛书》,其中有《郯文撷英》一书,“撷”取“采撷”“采集”之意,编者通过大量的搜集考证,在书中收录了自周朝《诗经》而始,一直到清末民初期间,历代文人在诗词、赋文中对郯城县的描述。翻阅这本诗词集,仍能从字里行间窥见这个古代航运重镇的面貌。

航运重镇商贾往来

沂河是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中最大的河流,水上交通古已有之。而郯城马头镇作为沂河中游最大的航运码头,商船可以直入运河,上至京卫,下抵苏杭,各类南北方的物资商品,随船队商人流入马头镇。一时间,千帆竞发,商贾云集,南腔北调,景象繁华。明清两代,是此地航运最兴盛时期。据当地史料记载,即使到了1930年前后,此地尚有木船百余艘,吨位800多个,船民300多人,脚夫(即码头上的装卸工)近百人。在陆路交通尚不发达的年代,大宗货物的运输主要依靠水路,每到春秋两季,水道繁忙兴旺。顺流南下之舟满载域内所产粮食、板栗、油料、生姜等农副产品,销往宁、沪、苏、杭等地,北来返回时,又运进县内所需之布匹、煤油、食糖、百货等。

因此,清代统治者历次南巡,都绕不开马头镇。

1689年,清朝康熙皇帝第二次南巡时,就曾路过此地,还留下了三首诗作与一副对联。在《经邳徐界上》一诗中,他写道“经过怀十载,户口几新增”。这位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封建帝国统治者,在面对人口密集的河港时,心中挂念的自然是人口与经济的发展,也可以让今人从另一个侧面感受到康熙皇帝的勤政盛名。在《阅河堤作》一诗中,他又提到了对河道整治工程的关心:“何年乐稼穑,此日是疏通”。为了鼓励当地发展农业生产,康熙皇帝还专门为当地特产姜湖贡米题了一副对联:“古郯民风朴,姜湖贡米香”。

又过了几十年,康熙皇帝的孙子乾隆皇帝南巡时,也在马头镇留下了诗文。在《过红花埠》一诗中,描写了此地春暖花开的美景:“东风浪涌桃初红,人在江山图画中”。红花埠距离马头镇不远,是沂河东边沭河的一处航运中心,规模较马头镇较小。乾隆年代“明星官员”纪晓岚的诗词中,也有关于此地的描写,他所作的《红花埠》一诗中有“淮黄留息壤,南北划鸿沟”。

在封建帝国中,农业生产关系着社会安定。与其祖辈相仿,乾隆皇帝也对此地的水利建设着墨不少。在《六塘河迭旧作韵》一诗中,他写下了“治水无奇术,要当使归海”和“力田免水患,民自以不怠”。

商贸的繁荣使各地茗茶汇聚马头,使茶文化在当地根深蒂固。秦运田告诉记者,他从郯城县当地史料考证得知,马头镇人喜好喝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长流不息的沂河水在途经数百里流淌之后,将泥沙沉淀于河床,清冽甘甜,沂河水泡出的茶,清香扑鼻,口感独特。鼎盛时期,马头茶楼30余家。“一个大风箱子,几把大锡壶,几口大瓷缸,一家茶楼的家什就够了。”秦运田告诉记者,当时的茶楼一是居民喝水,二是商号、客商用水及时。这里还有专为码头来往客商和脚行人开设的茶摊,累了渴了,来一碗沂河水泡的茶,精神焕发。

明清时,往来商贾为方便在此经商,还在此兴建了八大会馆。其中,杭州会馆是浙商在马头的重要活动场所。江浙一带是富庶的鱼米之乡,明清时期,水运发达、商业繁荣、手工业也很兴盛,浙商更是走南闯北、吃苦耐劳、经商有道。马头兴盛之时,众多浙商纷至沓来,江浙商帮沿水路北上来到马头,开设商号,兴建商会,不仅带来了苏杭地区的丝绸锦缎等南方特产,也带来了先进的经商理念,成为马头工商业的中坚力量之一,为马头商贸的繁荣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

商贸交流也带来了文化交流。马头清真寺始建于明永乐三年郯城马头镇清真寺街地区,是郯城的清真古寺之一。马头清真寺占地总面积13亩,建筑面积870平方米,混合了中国宫殿式建筑和伊斯兰教民族建筑两种各具特色的风格。马头清真寺是苏北鲁南目前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所民族寺院。

《郯文撷英》中甚至专门收录了一首关于马头清真寺的诗文:“认真主无影无形,凭万物作证。参造化非高非远,唯一礼存心。”

此诗为清代所作,作者已无法考证。但可以想象,在明清时代,不同的宗教文化与地域文化在马头和谐共生,为当地的繁荣发展添砖加瓦。

马头镇的饮食文化如同当地的经济发展,从唐代至今兴盛不衰,并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成为镇域经济的特色产业。从历史延续至今,久负盛名的有田家的吊炉烤牌、汪家的馄饨、唐家的高桩馒头、赵家的挎包火烧、梁家的粽子、王家的烧鸡,加之当地回族群众居多,独具风味的牛肉糁、羊肉串、麻油馓子、清真糕点等,都名扬十里八乡。

沂水春帆一时盛景

“沂水帆开菰案晓,白溪波涌桂轮秋”是清朝康乾年代的马头镇民间诗人许松皊在《郯城游兴》中对马头镇的描写。“沂水帆开”还原了古时马头镇作为沂河水道上的航运重镇,此地各式帆船往来不歇的景象。而其中提到的“菰”,是一种生在浅水里的草本植物,这种植物的嫩茎,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茭白。

在这首《郯城游兴》中,也不乏一些大开大合、气韵悠远的句子:“霞明海北三千里,梅冠江南十四州”。据《郯文撷英》编者考证,许松皊家境贫寒,以卖河水为生。这样一位当时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文人,提笔撰文之时,却能将思绪飘然贯通南北,也从另一个侧面佐证了在明清时期,马头镇作为一个商业重镇连接南北贸易的重要地位。各地商人群集于此,让当地人对遥远土地的人情风物有所了解。

据考证,许松皊在当地文人圈中,以才思敏捷而著称,他所作诗文,“指物为喻,嬉笑怒骂,皆成佳作。”至今,马头镇还流传着许松皊的诗作二十余首,深受广大劳动人民喜爱。

在这些诗作中,有一系列描写清代郯城著名景观的《郯城八景》最为当地人称道,还被选入乾隆年间编纂的《郯城县志》。在郯马民俗文化馆的第一处展厅里,就展示着八幅今人所作的水墨画,画幅一角的小诗,正是《郯城八景》中的一首《沂水春帆》。据秦运田介绍,这首小诗中的“沂水春帆位县城,西荲马头镇北水”一句,是历代诗词中第一次用“沂水春帆”这个词来形容沂河开春时,河面解冻商贾往来的景象,也成为历代马头镇文人描述此地商业文化时最常用的字眼。

在《郯文撷英》中,不仅收录了许松皊的不少典雅诗文,六首浅显易懂的打油诗,也无形中拉近了这位几百年前的诗人与今人的距离。

“石头礓擦滑溜溜,上上下下度春秋。北风吹掉破毡帽,冻坏寒郎许大头。”商业繁盛处,不仅有一掷千金的富商巨贾和羽扇纶巾的才子佳人,还有大量的贩夫走卒。这些最广大的劳动人民也许因为文化水平不高,无法领悟许松皊在《郯城游兴》这样的诗文中抒发的“仙洞云迷休怅望,柳莺一啭破春愁”的感怀,但看到“北风吹掉破毡帽”这样近似白话的诗文时,一定会心下莞尔。再次挑起货物往来于马头镇的商铺之间时,面对凛冽寒风,也许口中就会念念有词,用许松皊戏谑的打油诗自嘲。

郯马民俗文化馆内颇有些宽敞,数九寒天游人稀少,因此秦运田当天并没有打开馆内的空调。记者与秦运田对坐论诗,时间久了冻得不停跺脚。此时,再翻一页《郯文撷英》,看到许松皊描写御寒之难的一首打油诗,不禁令人十分共情:“北风吹得柴门开,披衣下床颤徘徊。一夜无从分胜负,日出东方救星来。”

在秦运田看来,许松皊的语言诙谐幽默,淳朴自然,善于用朴实、清淡的外表来传达丰富的内涵,表现手法简洁明快,虚实结合;讽刺委婉而含蓄,调侃则妙语横生。

至今,许松皊的后人还居住在马头镇附近,许家的不少轶事也被当地人交口相传。民国时,曾有商人听说了许松皊所作《郯城八景》的盛名,希望出价50块大洋将诗作的原本买断,但被许家人严词拒绝。

在历代文人行至马头时留下的诗作中,“帆”这个词出现的频率颇高。

清代李以宁在途经马头南下时,留下了“沂水千帆集,河流两岸宽。汤汤东逝水,闻已障狂澜。”

清代张宝信的多首诗词中,可以得见“丹枫白草雾氛希,一片行旌出海沂”这样的诗句,描写了他在晨雾中随船队溯河道前行的景象,亦有“清帆一路好风光,龙马精神老更强”这样字里行间轻松写意的诗句。

2013年,郯城县开始在马头镇的河港故地建设马头古镇项目,依托当地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一河、一湖、一古镇”的多功能旅游景区。如今,这个曾兴盛几百年的沂河航道上的老码头,开始焕发新生。

新闻推荐

“非遗年货”加工忙

□房德华报道近日,郯城县马头镇万高册村村民在晾晒“牛年门笺”。春节临近,郯城县农民纷纷加工制作挂门笺、木版年画等...

郯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郯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