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城县委办公室于昌涛: 起而行之 勇挑重担

临沂日报 2020-10-24 10:26 大字

□临报融媒记者 李曼

初到郯城县委办公室工作时,为写好一篇调研报告,他买回5本书细细研读,外出调研10余次,用一个月时间修改了8稿,这篇经得起推敲和琢磨的调研报告最终在省级期刊顺利发表。

8年来,他凭着这种积极进取的态度和迎难而上的韧劲,从文字材料写作方面的“小白”转变为大家公认的行家里手,每年参与起草、撰写的各类材料达100余篇、40余万字。

对工作无限热爱,不辞劳苦;对材料字斟句酌,精益求精,用行动诠释着一名新时代年轻干部的责任与担当,他就是80后机关干部于昌涛。

“我所在的科室负责全县重要文字材料的起草、审核等工作,必须全力做到文经我手无差错。”于昌涛说。县委办公室工作强度高、要求严。作为综合科科长,他放弃节假日,不分白天黑夜,主动加班加点,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

国庆期间,于昌涛患了重感冒,但他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确保会议材料按时保质完成。绝不让文稿中出现一个错误,绝不让一项工作在手中延误,这是于昌涛始终秉持的信念。面对繁杂的事务,他舍小家顾大家已是习以为常,就连妻子分娩前夕,也只是匆匆赶去医院看望一眼,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上。“这些年对家人很亏欠,感谢他们给了我最大的理解和支持。”于昌涛说,家里两个年幼的孩子都交给了妻子和父母,往往是晚上下班回家时孩子早已入睡,一早出门时孩子还在梦乡。

于昌涛在工作中按照“学、思、践、悟”严格要求自己,总结出多听、多看、多问、多练的“四多”工作法,通过研读理论书籍、网上查阅资料、向前辈虚心求教、大量调研实践等方式,不断提高自身工作潜力。多年来,他练就了开口能说、提笔能写的本领,大大小小的材料写了无数,文体格式、行文规范已了然于胸。

作为一名机关干部,于昌涛要求自己做到“身在兵位,胸为帅谋”,从全县高度和长远角度出发,围绕大局和重点工作出谋划策、贡献智慧,发挥好科室以文辅政的职能,当好领导的参谋助手。为此,他常在工作间隙学习掌握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利用外出调研、各部门报送工作总结等机会,搜集各部门单位急难险重任务和特色典型案例,形成自己的知识储备库,随时准备为领导决策提供建议。“人生的价值,不在于长度,而在于厚度。高标准、高水平、高效率做好服务工作,是我们每一名党办人的责任和本分,没什么值得夸耀的。”于昌涛说。

新闻推荐

诗词八首 ◇ 杨玉金

孝之源鹿乳奉亲孝领先,佣书养母续新篇。东海恩波荣岁月,感天动地孝妇冤。忠孝为基安邦固,生生不息薪火传。郯城文明甲天下,炎...

郯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郯城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