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赵桂增: 冲锋一线战病魔 坚守岗位显担当

临沂日报 2020-07-28 11:26 大字

□临报融媒记者 李晖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作为县级定点医疗机构,成立了疫情处置领导小组和9个专门工作组,该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赵桂增被任命为医疗救治组副组长,负责患者救治工作。

医院应该怎么去应对?能不能把疫情控制住?一个一个问题,就这样摆在了赵桂增面前。面对同事们的顾虑,赵桂增迅速理清思路,组织开展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培训,挑选组建救治梯队医务人员,梳理确诊和疑似病人的救治流程,做好疫情防控准备工作。

1月25日,郯城县出现第1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赵桂增主动请战,作为第一梯队队长,正式进驻隔离病区。到岗之后,面对从未接触过的病例,队员们难免心里没底,赵桂增一边科学安排分工,一边对队员进行心理安抚,鼓舞士气。

由于没有先例可借鉴,赵桂增每天都要和队员们讨论病人病情,分析治疗效果,工作到深夜是家常便饭。他对病人的照顾和治疗细致入微,时常鼓励患者:“你们也是防疫阻击战的‘战士’,是我们并肩作战的‘战友’。”

为了让病人早日康复,赵桂增积极开展多学科诊疗、远程专家问诊,最终实现了病人的全康复和医务人员的零感染。

赵桂增是进入隔离病区最早、坚持时间最长的一线专家。在送走了第一批医护人员后,他再次主动请缨留守在隔离病区,他说:“我对患者病情熟悉,有我在,救治工作会顺利一些。有我在,其他队员就会安心。我是共产党员,这个时候就要冲在最前沿!”为了节省防护服,他每班值守8到12个小时,期间不能吃饭、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只能穿着纸尿裤工作。每次脱下防护服,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面部皮肤也因口罩长时间挤压而留下道道勒痕。

赵桂增总说自己不算是个好父亲、好丈夫,他没有多余的时间陪伴家人。当别人问他用什么方法来调节自己对亲人的思念时,他说:“我是共产党员,是医生,治病救人是我的天职,更是责任。我心里想的都是让病人早日康复出院,其他的顾不上了!”

新闻推荐

玩贝壳能创收

郯城县泉源乡东房庄村72岁的张金廷(右图)老人,多年前去连云港玩,看到有人从事贝壳工艺品加工。好奇的他,随即购买了...

郯城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