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沂蒙水利奉献四十载 谱写一曲至真的“水缘情怀” 记首届“沂蒙水利奖章”获得者骆承远 □临报融媒记者 张国蕊
河在城中走,城在岸边长,碧波美如画。今天的绿水青山,离不开老一辈勤劳勇敢的沂蒙人民不畏艰难,勇于担当,整山治水,改造山河的无私付出,今年85岁的老一代水利人骆承远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是解放后与沂蒙水利共成长的建设者,参与过治淮第一仗——导沭整沂工程的建设,参与过沂蒙老区跋山、许家崖两大水库的勘探、规划和设计,为确保沂蒙大地江河安澜做出了一个水利人应有的贡献。骆承远生于1934年,1951年参加工作,在水利系统工作了44年,荣获过“治淮事业献身35年”称号,作为首届“沂蒙水利奖章”的获得者,近日记者见到了这位老水利人,听他讲述起沂蒙水利的故事。
“我的老家是郯城县马头镇,生在沂河边,长在沂河边,吃着沂河水长大,对这条母亲河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骆承远回忆起过去的往事很是激动,孩童时父亲讲的“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更是加深了他对“水”的感情。1951年识字班毕业后的骆承远放弃教师工作,义无反顾地加入“治水”队伍。
1951年是骆承远参加工作的第一年,这也正是导沭整沂工程第一期开工的年份,这一年他22岁。1946年鲁东南解放后,党和政府对鲁南、苏北严重洪涝灾害非常关切。骆承远告诉记者,当时老百姓中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水。”一场涝灾来了,就是颗粒无收,这对于刚刚解放的新中国,尤其是沂蒙革命老区来说,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如何把“水害”变为“水利”,成为当时所有水利人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整个导沭整沂工程历时5年,千千万万民工、技术人员参与其中,我很荣幸是其中一员。”骆承远感慨地说,看到现在沂河两岸的碧波盎然,还会时常想起刚解放时沂河两岸的破败不堪。5年的导沭整沂工程中,骆承远先后参与完成了沂河、沭河支流包含汤河、燕子河、南涑河、柳青河、两城河等30多条支流的防洪排涝工作。
1963年,是骆承远参加工作的第12个年头,这一年,他又赶上了沂蒙山区另一项重大工程——跋山、许家崖两大水库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工作。
“劳动大军千千万,安营扎寨在跋山。英雄立下钢铁志,誓把沂河拦腰斩。不怕天寒地又冻,人人干劲冲破天。”雄劲的诗行,描述出了那个年代像骆承远这样的老一代水利人建设山东省第三大水库——跋山水库的壮丽场景。
那个年代没有精密仪器,实地勘测量都是用老百姓发明的土办法,靠脚步去丈量,用手工去计算。“白天在野外实地勘探,晚上回去熬夜计算测量数据,‘通过一粗、二细、三标准’的三步走,做出第一手规划、设计、实施方案。”骆承远回忆起当时的工作仍然很认真,整个上世纪60年代,老水利人骆承远一共实地勘测了150余处小型水库坝址,参与了多处治坡、治沟工程工作。
采访中,85岁的老水利人骆承远虽然语速很慢,但说起水利工作却还是思路清晰。他讲的一个故事让记者印象深刻:1961年,他和同事去当时的费县做“吃水调查”,每到一个村,当地的村民都特别热情,晚上睡觉时,村党支部书记嫌大队里的被子不干净,会去村民家里给他们借新被子盖。骆承远解释说,那个年代人畜吃水非常困难,能有地区水利局的人来关心他们的吃水问题,当地村民非常感动。
“也就是这件事,更让我明白了一个水利人身上的责任和使命。”骆承远加重了语气对记者说,作为沂蒙老区的孩子,能得到党和政府的信任,在艰苦的年代参与关系到全沂蒙人民生活的水利事业,很是自豪,工作中,能有“10分的力气,绝不会使9分半的力气”。
如今,正是有骆承远这样的一代代水利人前仆后继、艰苦奋斗,才让我们可以漫步在沂河岸边,尽享两岸风景。
新闻推荐
本报12月6日讯(记者邱明褚思雨)4日上午,临沂市民张先生通过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情报站求助,他的私家车疑似被套牌,...
郯城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郯城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