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麦收成主力秸秆利用成“常态” 抢抓“三夏”,临沂市夯实农业“压舱石”

临沂日报 2019-06-14 09:07 大字

□临报融媒记者 张国蕊

六月的沂蒙大地,骄阳下一片金黄灿烂。又是一年麦收时,临沂市437万亩小麦陆续开镰收割。

在郯城县庙山镇吕村,大片金黄色的麦地里只见机器不见人,轰隆隆的收割机持续作业,以往烈日当头,拿着镰刀弯着腰,人工收割小麦的场景已经不复存在,机械麦收已经成为绝对主力。在杨集镇饮马庄村附近的金丰公社万亩农田托管基地里,一台台收割机、打捆机穿梭在田间,所到之处颗粒归仓,留下的是一捆捆打好的麦秸。

为抢抓“三夏”生产,目前临沂市累计投入机械超过1.6万台,全市的小麦机收率达到99%。农机合作社成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主力军,在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桥梁作用。

近年来,临沂市不断通过政策奖补、项目扶持、观摩培训等方式,大力引导农机合作社向“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一条龙服务方向发展,培育了像临沭金丰公社、郯城恒丰农机合作社等各类专业的农机服务主体。目前,全市工商注册登记的农机合作社已有783家,入社社员1.61万户,承担了全市55%以上的农田作业。

现在夏收时,在麦田里不仅能看到忙碌的收割机,还多了用于回收秸秆的搂草机、打捆机和叉草机,它们和小麦收割机一起作业,在小麦完成收割后,秸秆也会被同时打捆回收。

“1亩地能产生400至500斤的麦秸,1吨麦秸卖到麦秸收储点,能赚160元。”今年70多岁的郯城庙山村民王永法满怀欣喜地说,以前庄稼收获后,田地里的秸秆除了少部分运回家堆在房前屋后外,大部分都被焚烧在地里。但近年来随着秸秆禁烧政策的实行,这种“省劲”的做法行不通了。尤其是自从村里有了秸秆收储点,农民再也不用为处理麦秸犯愁了。

麦秸环保加工后可应用于农业种植养殖、生物质发电等,不仅解决了传统秸秆处理方式利用率不高、影响土地耕作等难题,而且增加了农民收入,实现了农业生态治理和农民增收的“双赢”。据了解,临沂市目前正在积极引导扶持相关企业、合作组织做好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现已建有收储中心及收储点312个,收储能力达150万吨,能解决300万亩秸秆综合利用,秸秆还田400万亩,确保临沂市主要农作物的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1%以上。

13日,记者从全市“三夏”生产现场推进会上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市437万亩小麦已经收获321万亩,占比73%,夏收工作已过大半,夏种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三夏”生产已进入关键时期,决战决胜“三夏”生产大考是当前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

丰收的喜悦不仅仅是粮食生产。当前,临沂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深入推进,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农民生活方式和农村社会结构已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近年来,临沂市稳步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和建设,不断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确保粮食产能稳定在80亿斤以上。随着全市一系列乡村振兴战略举措的扎实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根基也在不断夯实。

新闻推荐

一年级男孩屁股被打100多下 事发山东郯城县一小学,涉事教师已被行拘

小男孩被老师打得屁股“开花”5月22日,山东临沂郯城县一网友爆料,当地一小学发生老师体罚学生事件,一年级学生王某某被老师...

郯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郯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