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赛事引来15位博士带项目落户,人才大战何以“棋高一着”—— 高层次人才引进的“郯城配方”

大众日报 2018-06-28 05:22 大字

关键词:人才生态

□本报记者王洪涛实习生张义霞本报通讯员刘国伟

5月30日—31日,“赢在沂蒙”中国(郯城)大学生新动能创新创业大赛在郯城县成功举办。通过此赛事,48个人才带项目现场签约,包括博士15人,硕士22人,目前这些项目已全部落地。

当下各地正掀起人才争夺战,郯城县积极探索,出台人才新政“郯十条”,着力搭建平台载体,营造良好人才生态,创造了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的“郯城配方”。

只要一交流来了不想走

类似“赢在沂蒙”大学生新动能创新创业大赛这样的大型人才交流活动,近年来在郯城已成为常态。截至目前,郯城已连续三年举办国际核医学与分子影像高峰论坛,连续举办两届中美核医学学院论坛,引进了一批高层次人才、好项目。今年9月还将举办第三届中美核医学学院论坛。

今年4月28日,俄罗斯联邦农业部专家一行8人来郯城考察,双方签订了《中国(郯城)与俄罗斯人才框架合作协议》。部分专家与郯城县御园家庭农场、美时莲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了初步合作协议。

“只要一交流,来了不想走!”“赢在沂蒙”大赛组委会主任,郯城县委常委、组织部长苗运全向记者表示,郯城县不沿边不靠海,没有大都市的自然吸引力,在人才大战中必须棋高一着才能占得先机,基本思路就是“以政策引人才、以平台聚人才、以服务留人才”。

在郯城,“朋友圈”聚才的故事也非常精彩。“有3个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博士团队,赛后即表示将进驻郯城高科技电子产业园。他们经已在郯城创业的窦少彬博士介绍而来,而窦博士又是2年前由在郯城创业的师兄刘继国博士引荐而来。这3个团队进驻后,仅从合肥方向来创业的博士已有6人。这是郯城县以人才引人才现象的一个缩影。”郯城县人才办副主任周彬告诉记者。

据了解,正在郯城创业的人才中,有国家“千人计划”专家7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及相当层次的人才4人,博士25人。人才集聚“马太效应”凸显,打开了郯城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新天地,在高层次人才“圈子”中,打响了郯城引才口碑。

出台人才新政“郯十条”

“新公司办证、医疗体检、运动健身、子女入学都可通过一张‘金郯卡\’轻松解决。”据郯城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许胜介绍,引进人才还需要把人才留住,针对落户郯城的高层次人才,郯城推出“金郯卡”,为落户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务。

据了解,围绕服务高层次人才落户,郯城县制定出台了《郯城县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实施办法》即“郯十条”。“这是郯城史上模式最新、力度最大、政策最优的高端人才引进和培育工程。”许胜说。

据介绍,该人才新政相比该县以往的人才政策,在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培养、创业扶持、生活保障等方面有诸多创新,如设立5000万元产业发展引导基金,编列每年不低于1000万元的人才工作专项经费。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给予最高30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或100万元创新扶持资金,设立创业孵化基金,对郯城县急需紧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人才项目进行“一事一议”,政策扶持上不封顶。

“郯十条”还规定,郯城县各部门要对项目落地提供“一站式”“保姆式”服务,设立绿色通道,专人负责代办公司注册等手续。

搭建平台助力动能转换

要留住人才,还必须有供人才施展的平台。郯城着力打造高端产业聚集区,目前已规划建设了省级郯城经济开发区、高科技电子产业园、医药产业园“一区两园”,实施一系列优惠政策,如为进驻园区企业统一代办立项、工商注册、环评等相关手续;设立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对项目进行股权投资、贷款贴息,提供过桥资金等服务。

去年4月,以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王广欣为首的研发团队落地高科技电子产业园,致力于复合软质材料和3D打印材料医学模型的研发生产,产品多项技术和功能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成为新的医学模型行业标准引领者。公司成立仅一年多,销售额已达到1300余万元。

海归博士刘继国在产业园区创办山东麦德盈华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正电子断层扫描仪可用于癌症早期筛查,通过了业内专家技术鉴定,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

人才带来团队,团队带动产业。在这批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引领下,依托“一区两园”平台,郯城化学化工、电子信息、机械制造、医养健康、现代农业等一批高端项目迅速崛起,新旧动能转换脚步加快。“预计到2020年,园区落户企业不低于200家,实现产值100亿元以上。”郯城高科技电子产业园管理办公室主任岳志强说。

新闻推荐

临沂及5区县获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市县

本报6月25日讯(记者徐文敏)近日,省委、省政府正式发布第三届山东省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市县表彰通报,临沂被评为先进市,兰山区...

郯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郯城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