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花红柳绿的5月,顺着205国道郯城段一路南行,很快就来到中国结之乡郯城县红花镇,镇政府驻地“中国结特色小镇”的大型标志牌跃入眼帘;中国结文化广场高高矗立的中国结雕塑与“中国结博物馆”的金字招牌遥相呼应,仿古式国际四季慢城旅游一条街上火红的中国结宣传图标高挂道路两侧……处处洋溢着欢乐喜庆、文明和谐、提速增效、加快发展的浓厚氛围。一幅幅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绚烂新画卷,为该镇增添了一道道靓丽的新“彩虹”。
提起红花镇的文化产业,首当其冲的就是红红火火、千姿百态的中国结。这个有着“中国文化艺术之乡”美称的古老乡镇,如今已发展了大大小小的中国结加工企业和作坊100多家,年加工生产能力达到2亿元,辐射带动周边5万多人就业,中国结不仅成为该镇的文化产业,也成为当地乃至周边百姓创收致富的一面金字招牌,浸润到浓浓的乡土文化之中。在培育中国结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该镇党委、政府高瞻远瞩,坚持以政策激励、优质服务为起点,努力形成基地带典型、典型带农户、农户联市场的链式发展格局。该镇每年都要推广一批发展传统手工艺产业的先进典型,隆重表彰一批对“中国结”等手工艺产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劳动模范,同时还通过举办中国结艺品编织技能大赛、商务洽谈会、艺术交流会、展示会等形式,吸引众多的新闻媒体采访报道,提高了红花中国结艺品知名度,助推中国结这一地方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在新兴的电子商务和传统的品牌效应双重促进下,2017年,红花中国结累计销售总量达12万件,产品销售总额达2.4亿元。
目前,红花中国结已发展有600多个花色品种,在全国70多个大中小城市设有零售点,产品远销美国、韩国、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市场占有率达70%。2015年,该镇启动了中国结博物馆和红花民俗文化产业园项目建设,为中国结产业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目前该镇有中国结编制专业户8000余户,从业人员2万余人,中国结编制成为红花镇重要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其中,院北村农民在结艺编织大户王廷省的影响带动下,以编织制作销售中国结名扬乡里。2014年,王廷省投资180万元,新建了一栋集中国结制作、生产、加工、展销于一体的高标准结艺编织商贸楼,亮出了“山东郯城红花中国结制作中心”的特色品牌,建起了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结文化宣传墙。同时保留20年前院北村“轩然结艺品厂”的原汁原味,留住乡愁。目前,院北村已申报省级“特色文化产业明星村”。红花中国结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红红的中国结盘着中国龙,红红的中国结攀着中国风,红红的中国结织出人间美,红红的中国结织出儿女梦……”中国结历来被当做是喜庆的象征,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结已切切实实给红花镇老百姓带来了美好幸福的生活,正带领着这里的老百姓走向红红火火的明天,并成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靓丽彩虹。
红花镇为做好产业兴村的富民大文章,还积极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乡村产业发展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目前,该镇发展红枫、竹柳等高端苗木基地1800亩,产业覆盖20个村,带动3200名农民增收致富。奥德光伏太阳能发电、澳斯伯恩板材、大尚庄青年创业园等重点项目落地生根、含苞待放。马圩社区5000亩高标准农业科技示范田落地工程快速推进。
该镇还将乡村振兴与旅游开发深度融合,在倾力打造大尚庄国际四季慢城特色旅游一条街的基础上,新修了望海楼到黑龙潭长达3公里的旅游景观大道,相继启动了望海楼极地滑雪、水上游乐园、高山滑索、迷宫等10多个旅游开发项目。近年来,还通过举办民俗文化旅游节、望海楼冰灯会等,累计接待游客10万人次。
记者 周宝云 通讯员 禚艳华 刘科玲
新闻推荐
本报5月6日讯(记者邵明习)4日上午,市城市管理局局长刘松田走进12345政府服务热线受理中心进行现场接线,就市民反映的违法建...
郯城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