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民歌演唱家、音乐教育家李海鸥:传承山东民歌是我的信念

齐鲁晚报 2017-12-25 14:23 大字

民歌演唱家,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教授,山东省自己培养的第一位声乐硕士研究生。曾获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山东省艺术教育先进个人、山东省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其音乐专辑《2008李海鸥独唱音乐会》获得山东省“泰山文艺奖”一等奖。22日晚,山东传统音乐、舞蹈抢救复原阶段性成果汇报演出《家乡四季》在历山剧院举行,由李海鸥担任院长的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全程参与了音乐部分的整理复原工作。作为山东民歌演唱者、研究者和音乐教育者,在20多年前,李海鸥心中就埋下了山东民歌的种子,始终不忘发扬传承山东民歌,“只有把本地区的音乐文化搞好,才是对中国音乐的最大贡献”。

文/本报记者刘雨涵

实习生蒋成圆

片/本报记者戴伟

再不抢救

传统音乐就没了

音舞作品集《家乡四季》的演出中,在歌舞的交替中春去秋来,最后在“冬”的篇章中,李海鸥登台演唱了苍山民歌《绣荷包》,这首歌也正是山东省文化馆“大师引进工程”传统音乐舞蹈抢救性记录工程中复原的40首山东民歌之一。

传统音乐抢救性工作在2014年便交到了李海鸥及其学院手中,在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代所长项阳的帮助指导下,他们用时3年对首批40首山东民歌进行了重新编配和演唱,完成了《山东非遗保护与传承——山东民歌复原工程》书籍和光盘的编辑出版工作。“项阳老师说,山东民族民间的好多东西都是官方传承下来的,真正的民族民间音乐还是应该还原到民族民间去。但是现在的老艺人越来越少了,再不抢救这种文化就没有了。”所以他们本着“整旧如旧”的原则,请来民间艺人演唱,“比如郯城五大调我们就用原汁原味的乐队演奏,用酒盅碰撞来制造打击乐的效果”。

在《山东民歌复原工程》中,演唱者既有年届八十的“山东民歌王子”杨松山,又有李海鸥这样的中年一代,年纪最小的则是来自山师的学生。“我们一起都到北京的录音棚去录制,让我非常感动,它本身就体现着一种山东民歌的传承精神。”

坚守本土音乐

才是自己的特色

将山东民歌发扬传承下去,这个信念早在20多年前就扎根在了李海鸥心中。从山东师范大学音乐系毕业后她留校当了老师,并于1995年前往中国音乐学院参加教师培训班,在金铁霖门下进修了两年。“金老师是中国民族声乐的教育家,他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他那里就像全国民歌荟萃一样,湖南来的唱花鼓调,江浙一带的唱评弹。金老师听说我是山东来的,就让我唱山东民歌。”

李海鸥这才清晰认识到只有山东民歌才是自己的特色,“出去之后不能唱人家新疆、内蒙古的歌,只有唱山东的才是观众没有听过的,别人学不来的。金老师站在全国的高度进行俯视,也让我明白只有把地区的音乐文化搞好,才是对中国音乐的最大贡献。”从那时开始,李海鸥就决心要深耕山东民歌领域。

金铁霖门下名家辈出,李海鸥的同学、校友不少都活跃在舞台上,而她最终还是选择回到校园中教书育人。“年轻时觉得舞台很有诱惑力,也曾经动过念头,但因父亲对我影响深刻,父母也觉得我的天赋更适合做老师,实践证明他们的想法是正确的。”李海鸥的父亲是一位大学学者,从事教育学、心理学研究,因此对女儿的教育格外上心。“父母对我的音乐天赋非常认可,从小培养。同时,他们对我的要求就是不能离开文化和书本。”

1996年,山东师范大学音乐系申请到了山东省音乐学的第一个硕士教学点,李海鸥从北京回来参加考试并考上,成为山东省培养的第一位声乐硕士研究生。一路走来,在学院中读书、任教,李海鸥认为这让她形成了自身的特质。“比起单纯的歌唱演员,我的经历丰富得多,我是演唱、教学研究、音乐文化研究三项同步进行,这样会让我对山东民歌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李海鸥在音乐演唱和声乐研究教学上也有了自己的一套方法,“我不光是演唱,还对演唱进行研究,我的研究不光是研究山东民歌,还对山东民歌和其它声乐文化进行对比研究,同时还在声乐教学方面进行研究。”

挖掘并创新

让年轻人爱上民歌

凭借扎实的研究和认真勤恳的教学,李海鸥在36岁那年就当选山师音乐学院院长,成为山师历史上最年轻的院长,一干便是11年。李海鸥从来没有离开过教学一线,从当副院长到现在,十几年时间里,她每周的课时量最少15节,最多达到25节。桃李满园是作为老师最乐意看到的情景,在2010年的山东省青年歌手大奖赛上,美声、民族、流行三种唱法的第一名都来自山师音乐学院,李海鸥倍感骄傲。“这次是三个第一名,又创新高。”

在四年一次的全国高等教育教学成果评选中,想要通过音乐教学拿下一等奖是非常罕见的,而在2014年,李海鸥带领的山师音乐学院拿下了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成为省内第一家。“我们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强调了艺术实践的重要性,比如我们的歌剧课排练了十几部歌剧,其中歌剧《党的女儿》在全省演出了20场,全程没有外人参与,都是我们学院师生做道具服装、参加演出,这个作品获得了山东省首届文化创新奖。”

虽然工作繁忙,但李海鸥从来没有忘记自己对于山东民歌的使命。2008年,李海鸥终于得以在山东大厦举办了独唱音乐会《风景这边独好》,这是当时山东省比较大型的独唱音乐会,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在对山东民歌的研究中,李海鸥认为,“山东民歌语调恳切、用声真诚,带有山东人的性格特点,土、垮、哏,有着‘地瓜味儿\’。”也正是这些特点,让山东民歌在当下年轻人中的传唱度并不高。“山东民歌和其它传统文化一样,受外来文化冲击很大。现在课堂上教学很多都是唱意大利文等外文,唱民歌的很少,因为它的‘土\’年轻人喜欢不起来,而那些外文歌曲让他们感到很新鲜。而且过去的老歌曲调比较简单,音域没有那么高,让学生们觉得不太过瘾,也就不去深入研究。”但是在李海鸥看来,山东民歌在唱法上要比一些外文歌曲难度系数大很多,“中国歌曲的咬字有十三折,讲究字正腔圆,一个字要有字头、字腹、字尾,国外就五个元音,只要拼对了,其实发声方面相对容易。而且民歌的风格十分多样化,掌握有难度。”

李海鸥认为,想要让山东民歌被年轻人接受,在于挖掘和创新。“借着这次山东民歌复原工程的工作,我们打算在山师音乐学院下设山东民族民间音乐研究工作室,真正去挖掘更多作品。”

谈到当下的音乐综艺如《我是歌手》等音乐节目时,李海鸥认为大有裨益,“其实这些节目里唱了很多的老歌,比如谭维维重新演绎的华阴老腔,为什么又被大家接受了呢?就是因为它们由名人演唱,用流行唱法结合过去的民间音乐,在编曲、配器上都有创新。”

新闻推荐

郯城金融扶贫助脱贫

郯城讯“感谢农商银行大力扶持,让我过上了好日子。”郯城县泉源乡东五湖村贫困户杜先生说。今年夏天,郯城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到东五湖村宣传金融扶贫政策,杜先生得知从事温室大棚产业能从农商行贷款并...

郯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郯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