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一线42年 用行动诠释水利精神 记首届“沂蒙水利奖章”获得者于昌东
从事水利工作42年,他扎根一线,任劳任怨,凭着对水利事业的热情和坚守,他走遍了山区的沟沟岔岔,寻水源、划线路,赢得了广大群众的称赞;他主持设计施工的德国粮援项目工程更是受到两国政府和专家的高度评价,被誉为“样板工程”、“模范项目”。抗洪抢险中,他三天三夜坚守岗位,保证了8座大中型水库和21座小(一)型水库的安全,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水利精神,他就是首届“沂蒙水利奖章”获得者于昌东。
1954年,高中毕业不久的于昌东,带着美好的憧憬,来到了当时的山东省临沂专区治淮指挥部工地。能够走出家门,于昌东兴奋地夜不成寐,他非常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立即就投入到紧张的施工中去。陷泥河治理、分沂入沭等工程都留下他的身影。“那时主要是跟在他们后面搞勘测、设计、施工,虽然当时只是当学徒,但我很珍惜。”提起当时,于昌东笑着说。
“既然干,就一定要干好。”由于表现突出,1957年于昌东被推荐到济南水校就读,后转入山东水利学院脱产学习,1962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平邑县水利局。凭着自己对水利事业的热情和对党的忠诚,他一报到就投入到工作中去。
平邑县属鲁南干旱山区,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的说法。境内山高沟深,交通不便,人畜饮水困难、水利工作量大面广,既有保田治河、新建机井工程等灌区水利特点,又有集雨节灌、人饮安全工程等山区建设特点,每个项目都是硬指标,硬任务。面对困难和压力他迎难而上,从不退缩,经常深入村社农户、田间地头,走遍了山区的沟沟岔岔,量遍了灌区的山山水水,将全县13个乡镇人畜饮水现状、机井位置、出水量等基本情况烂熟于心。为寻找水源、划定线路、制定水利工作规划掌握了第一手资料,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普遍赞誉。
1970年,他突然接到了修建昌里水库的重任。“那边我去过多次,因为缺水,老百姓只能看天吃饭,生活很贫困;水是农业的命脉,修建水库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况且作为局里当时为数不多的水利系的大学生。”于昌东二话不说,便接受了任务。
勘测、规划、设计、施工,从前期准备工作,到安排工人施工,再到把控施工进度,解决各种突发问题等,项目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他统筹协调。“时间紧,任务重,体量大,为了确保工程顺利完工,我们吃住在工地上。工程完工后,可以有效灌溉10多万亩农田,周围铜石、温水等多个乡镇的村民受益,后来在完工使用时,老百姓无不欢呼跳跃。”
1971年,在水库完工后,于昌东留在了水库,负责水库管理和配套建设,这一干就是10年。
从水利局技术员、设计室主任、副局长,到1990年升任县水利局局长,无论岗位如何变化,他始终扎根一线,任劳任怨、勇于担当。为确保工程质量,他总是亲自带头,从工程设计开始就徒步跋山涉水、走村进寨进行实地勘察、测量,掌握第一手资料,常常平均每月下来要走50余公里的山路。在每个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作为建设单位的主要技术负责人,他经常与工人同吃同住,走遍了每个施工现场。
在工作期间,于昌东主持设计了唐村、昌里两个大型灌区,参与设计施工昌里水库等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2座,小(一)型水库5座,产生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由于管理严格,工程质量优良多次受到省水利厅表彰,1990-1992年期间他主持设计施工的德国粮援项目工程更是受到两国政府和专家的高度评价,被誉为“样板工程”、“模范项目”。
1991年7月24日,平邑县发生特大暴雨洪涝灾害,13个乡镇平均降水量达389毫米,浚河的最大洪峰流量达到2100立方米/秒。灾区的水库、塘坝全部溢洪,所有水库均超过汛期警戒水位,其中两座中型水库、14座小型水库出现了险情。抗洪抢险过程中,于昌东作为县水利局长,三天三夜不休息坚守岗位,为指挥及时提供科学调度洪水资料,指导水库泄洪与河道错峰,减轻了沿河群众灾情,保证了8座大中型水库和21座小(一)型水库的安全,实现了安全度汛,为促进平邑县经济社会建设、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做出了贡献。
由于表现突出,于昌东被临沂地区授予拔尖人才称号,享受专业补贴,1992年4月还被国家防总、人事部、水利部授予“全国抗洪抢险模范”荣誉称号。临报融媒记者 赵泽军 武光玉
新闻推荐
以下文章来源于央视网评,作者雪言12月18日6时左右,川煤集团杉木树煤矿“12.14”透水事故13名被困矿工陆续升井。很多媒体在...
平邑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