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邑引进人才放大招 最高给予1000万元资助

临沂日报 2018-12-01 15:26 大字

本报讯 (记者 李发波 通讯员 孙兆军)高精尖缺人才突破工程、急需紧缺人才集聚工程、“鸳鸯团圆”工程,近期,平邑县发布《关于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工作的实施意见》,聚焦引进高层次人才、培育本土人才和人才平台建设、生态环境营造,力求通过政策优势形成人才优势,助推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

高层次人才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因素和主导力量。平邑县出台激励政策引进高层次人才,围绕全县罐头、建材、金银花、机械、手套和木业六大传统产业以及军民融合、电子商务、全域旅游、医养健康、文化创意和新材料六大新兴产业,对高精尖紧缺人才或团队,县财政最高给予1000万元的综合资助;对急需紧缺人才,视情况不同每人每月予1000-2000元人才津贴。开展平邑英才汇聚工程,围绕新旧动能转换重点产业,对来平邑工作的高端外国专家择优资助,一次性给予3万元工薪补助。对全日制博士毕业生、硕士毕业生和“985”“211”及“双一流”高校本科毕业生来平邑县自主创办企业或到企业就业的毕业生给予人才津贴,有的经评审可给予资金扶持和免费提供经营场地。实施“鸳鸯团圆”工程,夫妻一方为平邑县机关事业单位正式工作人员,另一方符合条件的,按照对口安置原则,安排到事业单位工作。

在培育本土人才方面,出台平邑科技领军人才引领计划、高端人才成长激励计划、本土人才提升计划、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企业家发展关爱计划。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给予每人一次性10万元科研经费资助,科技创业领军人才给予每人一次性20万元创业扶持资金;对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加大奖励扶持力度,给予新入选两院院士和新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省“泰山学者”和“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创新创业类)一次性100到10万元不等的奖励。开展“平邑近人·才润蒙阳”系列人才培育评选活动,对评选出的各类人才每人每月给予一定的资金资助。开展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企业家培育工程,每年资助相关专业60名左右高学历人才及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等赴先进地区研修或参加学术交流会议。抓好骨干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注重抓好“创二代”、新生代企业家到先进地区、高等院所进行业务知识培训。

引进人才后,更要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平邑着力打造三大平台创新创业载体和五项保障措施优化人才生态环境。推进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人才平台建设,积极吸引两院院士及其创新团队、博士后科研人员进站开展成果转化。完善提升“双创”孵化基地水平,加快平邑经济开发区孵化基地建设,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分别给予奖励。快培育新型研发机构,鼓励支持政府、产业园区、骨干企业联合国内外一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组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新型研发机构。同时,提升财政金融、人才购房住房、人事编制、精细服务、人才发展环境等五项保障水平,优化人才生态环境,县财政每年列支不低于500万元,用于建立平邑县高层次人才基金。全县范围调剂100个事业编制作为人才编制“蓄水池”,凡具有事业身份的高层次人才来平邑创新创业,5年内保留其事业身份,并享受人事档案管理、档案工资晋升、职称评审等服务。开辟人才“绿色通道”,完善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体系,建立“高精尖缺”人才建言献策机制,努力营造全县识才爱才、用才留才的良好氛围。

新闻推荐

平邑打造千亿级高端木业智造聚集区

□记者王洪涛实习生张义霞通讯员齐敬刚报道本报平邑讯10月12日,平邑举办以“未来已来,相邀同行,...

平邑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平邑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