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邑:五张牌织密产业扶贫项目“保障网”

临沂日报 2018-05-21 09:36 大字

平邑讯 近年来,平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级关于产业扶贫项目管理的部署要求,通过精准打好产业项目选取、政府购买服务、抢抓关键环节、强化后续管理和落实服务保障五张牌,不断织密“保障网”,全力提高其辐射带动贫困户作用。

坚持因地制宜,精准选取项目。每年召开项目入库专项会议,由各镇街、各县直部门对接项目计划,对纳入到项目库中的项目,优先安排资金,优先保障服务。按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游则游”的原则,因地制宜做好项目规划。所有项目均由乡镇进行初审,县脱贫攻坚指挥部组织财政、水利和住建等部门对项目进行论证评审,确保项目规划科学、可行性高,能切实带动贫困群众脱贫增收。

政府购买服务,解决制约瓶颈。针对部分扶贫项目村镇无资金、无专业人员,项目规划编制难、实施监管难等问题,由县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由专业规划设计院对扶贫产业项目进行编制规划。为提高项目生命力,设计单位与镇村、群众及承接主体做到无缝对接,除落实国家强制性规范外,还尽量满足群众的发展需求。针对把关不严问题,充分发挥工程监理单位作用,分部分项严把施工质量,对不符合建设标准的项目一律拆除重建。

抢抓关键环节,确保快速推进。根据项目投资额度和特点,选择公开招标、邀请招标或竞争性磋商等方式进行招标,确保早日开工建设;建立资金拨付制度,根据施工进度实时拨付资金,在提高施工方积极性的同时,保障了资金使用安全;发挥交办、督办、问责三步督考机制作用;通过召开现场推进会等形式,认真研究存在的问题,制定具体解决办法,不断推动项目建设快速高效推进。

强化后续管理,确保长久收益。首先是加强资产确权登记。出台《平邑县扶贫资产管理办法》,确保扶贫资产保值增值,防止资产流失;明确项目后续收益由谁收取、资产由谁监管,将扶贫资产纳入三资管理平台,定期清查资产,督促项目经营主体兑现项目收益;建立财政扶贫项目与贫困户利益链接机制,发挥村级扶贫理事会作用,对村集体扶贫项目资产、收益分配运作进行动态监管,确保将扶贫收益及时分配给建档立卡贫困户。

落实服务保障,确保稳步推进。每年年初制定培训计划,聘请专业人员,对镇村扶贫干部进行专项培训,确保各级扶贫干部成为产业项目建设的“明白人”。充分发挥“嵌入式”审计作用,将审计监督贯穿产业项目实施全过程。发挥纪检监察和社会监督作用,加大对扶贫领域的执纪问责力度,以强力督考问效推动各项措施落实。

截至目前,全县先后建成产业扶贫项目100个,预计年收益600多万元,可带动10589户贫困户每年户均分红600元。同时,开创了“政府+公司+贫困户”“公司+村委会+贫困户”等多种合作方式,实现了产业发展、精准脱贫和集体增收的多赢局面。 (王树民) 

新闻推荐

餐饮服务环节抽检163批次 11批次不合格

本报5月17日讯(记者高红红)16日,市食药监局发布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通告,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面制品、煎...

平邑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