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看地块,提前签合同,提前作计划 全镇1.2万亩小麦,他收1万亩
5月27日下午2点,全传云第一次感受到夏日太阳的毒辣,那白晃晃的太阳晒得他满头是汗。走在已经蜡黄的麦田里,风吹麦浪,满眼都是丰收金黄。
52岁的全传云是临沂市兰山区枣园镇郑家庄村农民,也是当地一家农机合作社的理事长。“今年雨水好,小麦成熟期集中,我就怕到时忙不过来。”他说。
枣园镇今年共要收获1.2万亩小麦,全传云的合作社需要完成约1万亩的收获任务。
逐村查看麦情
签订机收合同
5月10日,为全镇小麦打完防治红蜘蛛的药后,全传云就开始筹划麦收的事儿。枣园镇共有40多个村种小麦,这些村的每一块麦田,全传云至少要在麦收前走一遍。和他一起的,还有合作社的生产安全员胡发志。
在麦收前,全传云必须弄清每个村种了多少小麦、每块麦田的成熟期、是否有倒伏等。麦收过后,很多地块要栽水稻,农民在田间育有稻苗。在走访时,全传云会再三叮嘱农民:给稻苗浇水时,一定要看好了,别让水流进麦田,要不过些天收麦就是个大麻烦。
看的过程中,全传云还要逐村签订小麦机收合同。合同中,收多少亩,什么时间收,都写得很清楚。
为了应对今年小麦成熟期集中问题,全传云新购进了4台小麦联合收获机,他说:“这种收获机,老机手10分钟就能收一亩小麦。”
详细制定计划
只为忙中不出意外
跑完每个村,看完每块麦田,全传云就要为上万亩麦田制定出详细的收获计划。收获的先后顺序,每个村什么时间收,派几台机械去,收多长时间,计划必须做得一清二楚。
麦收开始后,合作社的25台机械哪天到哪个村,收获多少亩小麦,用多少时间,机手心里要明白;村里来几台机械,每户村民家的小麦什么时间收,村干部、村民心里要清楚。这是整个麦收能否有序进行、不出意外的关键。
2002年,全传云当机手帮农民收麦。“那时候,机械少,活多,对机手来说是好事,可经常会出现意外。”他说。意外有两种,一种是机手收完一个村的麦田时,不知道下一站去哪里;一种是约好了去一个村收麦,半路被人拦下了,不帮助收完不让走,就会造成失约。“机手找不着麦田,农民找不着机械,那时候是常事儿。”他说。
2008年,全传云自己办了个企业,便不再开着机械帮助农民收麦。和他前后买农机的农民,不断上门来劝他:继续玩机械吧。全传云觉得国家政策好,又能真帮农民的忙,就决定重新买农机。一个人,一台机械,力量太小。全传云联合其他4个有农机的农民,成立了晨沃农机合作社,那时他们有5台小麦联合收获机、6台拖拉机。目前,合作社社员发展到66个,共有25台小麦联合收获机、8台玉米联合收获机、6台水稻联合收获机、9台用来飞防的无人机、26台拖拉机。
一个人指挥
25台机械
现在,当地的农民都愿意把自家的小麦,交给合作社来收获。合作社会按合同来收小麦,不管地块大小,一个村的小麦全部收完了,才能离开。“小地块收获效率低,没有合同的情况下,个别机手在一个村收完大地块,开着机械就走,小地块的麦收就成了大麻烦。”全传云说。
到了麦收,全传云会更忙。有机手提前收完了一个村的小麦,他要调度;有机手觉得不能按计划收完一个村的小麦,需要加派机械,还是需要他调度。25台机械,上万亩麦田,在他的安排和调度下,每年都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收获任务。因此,合作社被评为临沂市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我们的机械都带着粉碎器,把麦秸切成8厘米长短。收获完的当天,就完成旋耕任务,以防止个别地块的麦秸被焚烧。”全传云说。合作社建有烘干塔,遇到阴雨天气,农民收获来的小麦,在烘干塔里走一遍,干了,杂质去了,可以直接入库。
为了40多个村的麦收,全传云麦收前后要在麦田间跑半个多月。而枣园镇的麦收,6月10日开机,六七天就能完成。
农村大众报记者孙成民
通讯员唐加峰秦彦凯
新闻推荐
日前,中国银行临沂分行与临沂大学全面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临沂大学举行。此次签约将促进双方建立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银校...
临沂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