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灯扛阁”:传承200年舞出“非遗”风采
编者按
临沂古称琅琊、沂州,建城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有厚重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汉晋文化、红色文化与当代文化共存互依。为系统梳理展示临沂厚重的历史文化及当代风采,本报从今日起推出《琅琊风华》栏目,深入挖掘沂蒙地区独有的历史文化传说、出土的代表性文物及遗址背后的故事、“非遗”传承历史文化、红色故事、当代文化现象等,展现琅琊文化的底蕴和风采。今天推出第一篇。
□临报融媒记者 张晓
正月新春,河东区九曲街道三官庙社区每年雷打不动的保留节目“龙灯扛阁”开场:十多个人一起配合,将60米长龙舞起来。龙身分节,硬节用竹、木作支撑,软节中空,舞起来犹如真龙游弋翻滚。大人穿着铁背心,上接一截钢管,再往上是一个铁制座位,让打扮好的孩童坐在上面,这就是所谓的“扛阁”。龙腾翻滚,锣鼓喧天,长龙时而随鼓点翻飞,时而盘旋戏珠,“扛阁”在龙队中走场穿行,打扮好的孩童在其中时隐时现,画面感十足,引人入胜。大龙身旁还有两条“荷花龙”,由女表演者操控,别看“荷花龙”身姿秀丽,舞起来同样气势磅礴,相当精彩!“龙灯扛阁”以龙舞与“扛阁”结合的广场舞蹈表演形式,粗犷豪放,气势宏大,独具风格,深受群众喜爱。
“龙灯扛阁”由舞龙和“扛阁”组成,舞龙者每组十人或十四人,八副“扛阁”由十六人组成,八个成人为下扛,八个孩童为上扛,他们多扮成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表演由擎珠者指挥,龙紧随龙珠舞动,“扛阁”以走场为主。龙舞动作激烈时,“扛阁”在一侧交叉变换队形;舞龙舒缓时,“扛阁”即插入龙队中穿行回旋。
“龙灯扛阁”这一民间艺术形式历史悠久,最初仅有“龙灯”,由于过去舞龙大多在夜间,演出时需要在龙碣里放上灯增加表演效果,所以得名“龙灯”。相传,有一年大旱,人们扎起一条龙,舞着“龙灯”去求雨免灾。由于观看的群众过多,有手艺精巧的铁匠打了铁架子背在身上,在铁架子上放置座椅,将自己的孩子放在座椅上观看演出。很多群众都被这一现象吸引,将目光投向铁架子上的孩童,“龙灯”的表演者就顺势邀请小孩一同表演,祈求神龙降雨。有观看的秀才看见这一景象,给起了个文雅的名字“扛阁”。据传,因当时碰巧真的“求”来了雨,从那以后,“龙灯扛阁”这个传统便延续了下来,一传就是200年。
三官庙社区54岁的杨贯秋是“龙灯扛阁”的第九代传承人,他从18岁第一次“扛阁”开始,便喜欢上了这项表演。现在杨贯秋主要训练年轻人,但是如果有重要的场合,自己还会上场。杨贯秋回忆说,“龙灯扛阁”起源于村里的祀神、求雨。过去,由于三官庙社区紧邻沂河,村里人对沂河充满了敬畏,逢年过节都有祭拜河神的传统。每年汛期来临时,村民就进行“龙灯扛阁”表演,祈求苍天保佑免受洪水之灾;逢大旱之年,也表演“龙灯扛阁”祭天求雨。新中国成立后,“龙灯扛阁”成为喜庆节日里传统的文化娱乐项目。
“龙灯扛阁”由于把龙舞和“扛阁”交织在一起,为民间龙灯表演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艺术特色鲜明,在全国独树一帜,被收集载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山东卷)》及《齐鲁文化丛书》等多部书中;在参加重庆首届中国铜梁龙灯艺术节表演赛中荣膺“中华龙舞齐鲁神威奖”等多项大奖;多次参加全国、省、市举办的各种比赛活动,享誉海内外;2006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龙灯扛阁”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龙灯扛阁”近年来的演出经历可谓十分丰富:2008年,参加了北京奥运会临沂站火炬交接仪式的现场展演;2009年,参加了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表演;2010年,参加了上海世博园开幕仪式的展演。
舞吉祥,扛希望。三官庙社区2015年还设立了“龙灯扛阁”传习中心,该中心分展示室和传习室两大功能室,馆内配备了舞龙模型、锣鼓家什、投影设备、音响设备、实景泥塑等设施设备,全面展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灯扛阁”的发展历史、文化内涵、表演形式和制作工艺。作为当地百姓在喜庆节日里的传统文化项目,“龙灯扛阁”还要一代代传下去……
新闻推荐
为进一步加强财政监督监管,临沂高新区财政金融办公室着力做好“三篇文章”,构建监督新体系,不断提升监督能效。高新区财政金...
临沂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