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视纪录片的创作特点

临沂日报 2020-09-28 12:08 大字

董安侠

随着电视业的不断发展,纪实性节目也越来越受到观众的关注,这已经成为最近十几年来荧屏变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因此,电视纪录片的创作也越来越得到电视工作者和理论界的关注。

纪录片,是对现实生活的纪录。电视纪录片与电影纪录片是紧密相连的。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世界纪录片之父弗拉哈迪的代表作《北方的纳努克》诞生之初,就奠定了纪录片的基调。

概括来讲,电视纪录片有三个特点:从艺术追求看,纪录片把真实性看成是节目创作的生命,力求通过表象的真实,揭示本质的真实;从表现对象看,取材于真实的现实生活,拍摄对象是真人、表现的是真事、抒发的是真情,场景要求也是真实的;从表现手法看,纪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即用长镜头、现场声和同期声来纪录生活的自然形态,反对摆拍和虚构。这也正是纪录片的魅力所在。

长镜头以其丰富的表现力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优秀国产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摇摇晃晃的人间》以及近几年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人间世》等作品中都给人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运用长镜头纪录事件过程是电视纪录片的重要特色和根本手段之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长镜头几乎成了纪录片的代名词,因而长镜头运用的好坏也成了决定纪录片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长镜头的真实在于对表现主体的不间断纪录,这是与“蒙太奇”的手法相对立的。

镜头的剪接意味着新的意义的产生。因此,纪录片强调“跟拍、跟拍再跟拍”,反对将现实时空切割得支离破碎。摄像机好比观众的眼睛,在事件发生时的现场观察、感受所发生的一切,这种强烈的现场性和参与性使观众在很多时候已经忘记了是在欣赏电视节目,感受到的是一种强烈的身临其境,这也恰恰是纪录片的魅力所在。

纪录片中,长镜头的运用,也要讲究方式方法的多样性以获取更为真实的内容,《乡村里的中国》采用跟拍手法,以三个农民家庭为线,记录了其一年中生活的点点滴滴,向观众展示了一个转型中的中国最普通的乡村生活景象。

电视作为声画艺术,其真实性的表现必然也要从声、画两方面来实现,同期声无疑是电视纪录片实现声音记实的最重要手段,这样才能真正避免“声画两张皮”的缺点,要不事雕琢、不加粉饰地纪录原汁原味的同期声、现场声,保持生活的原生形态。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的同期声,鸟鸣、风声、虫叫等各种环境声的表现,乡村自然气息扑面而来,二胡、广播、牲口叫声等又展现了中国农村的生活气息,大大增加了观众身临其境的感受。尽管事实上镜头内容有变化,但持续的同期声、现场声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镜头转换带来的断裂感和生硬感。

纪录片中,同期声的运用固然重要,但同样还要强调意境的创造。

解说是电视纪录片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部专题片的失败,往往不是因为对解说的忽视,而是由于对解说的过分重视,或者由于解说先行所致。纪录片解说的作用主要是引导观众、补充画面。但是,在纪录片中,解说决不可以取代镜头语言和被采访者,代替观众的审视和思考,事实上,一段扣人心弦、催人泪下的同期声要比空洞的解说词要生动、精彩、深刻、可信得多。因而,解说不应该太满,要尽量使用镜头语言和同期声来交待事情,只在画面转场和必要的地方做出画龙点睛的说明。此外,要充分考虑到电视解说词的特点,既要浅显易懂,又要朗朗上口;既要精练深刻,还要充满感情。尽可能做到口语化、通俗化,不要让修辞的冲动盖过画面语言,产生喧宾夺主的副作用。在电视纪录片里,解说词只是画面的补充交代或画龙点睛的概括,是一种辅助语言。一些纪录片,根据需要,甚至可以不用解说词。优秀的纪录片绝不靠解说词的华美来取悦观众,甚至可以说,解说词不应该是完整的文章,它只是语言的片段。

纪录片《最后的山神》里有这样一句解说词:“在老一辈人眼里,山林是有魂灵的;而在青年人眼里,山林不过是山林。”简短的一句话,传神地将两代人在思想观念等各方面的差异说得通脱透彻,这句近乎白描的语言不是评论,而是陈述语气,巧妙地把创作者的主观情感融入平静客观的陈述中。

纪录片与其它节目在编辑上的最大区别就是:不用特技。纪录片通常运用的只有常见的叠化、定格、升格、淡出淡入、隐黑等几种手段,其他一些数码特技则不被采用。数码特技所制作出的画面只是高科技的产物,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摄像机也就不可能拍到,因而,这种画面的出现必然会破坏叙述的完整性,破坏画面的真实性。

所以,对于从事纪录片创作的广大电视工作者来说,任何时候都应牢记: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

(作者单位:临沂市广播电视台)

新闻推荐

迎国庆 贺中秋

9月24日,在国庆、中秋双节即将到来之际,临沂诗词学会举办第一届“金秋诗情词意颂祖国”诗歌朗诵会。众多文化学者、诗歌创...

临沂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