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个村庄的蝶变秘诀
□临报融媒记者 刘福伟
王泓钧 李宝荣
通讯员 王恩朋 李娜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党建引领。
市派河东区第四批第一书记牢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职责任务,坚持靶向不变、焦点不散、劲头不松、力度不减,心无旁骛地投身到乡村振兴工作中,全力争取在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沂蒙高地打造中走在前列,既当啃硬骨头的“先锋队”,又做示范引领的“排头兵”,用真情和汗水让9个任职村实现华丽蝶变。
美丽乡村入画来
走进市委政法委派驻第一书记村汤河镇东岭村,只见绿树环抱村庄,宽阔的柏油路通村入户。漫步村中,家家户户平房白墙,门前干净整洁,绿植成行。文化广场红色文化、党建文化、知青文化、乡土文化交相辉映,鲜艳的党旗迎风招展,仿古墙古色古香,人在村中走,似在画中游。
汤河镇后坊坞村374户人家依沭水而居。市政府办公室派驻第一书记入村后,先后拆除违建、治理汪塘、硬化路面,绿化、美化同步进行。第一书记驻村带来的巨大变化让村民称赞不已。村民葛瑞龙说:“村里现在干净整洁,四季花开,住起来很舒服。”
东岭、后坊坞是市派河东区第一书记村村居建设的缩影。河东区坚持统筹规划、优先安排的原则,帮助市派第一书记成功创建省级美丽乡村2个、市级美丽乡村3个,协调资金868万元,有力支持了市派第一书记任职村美丽乡村建设。驻村第一书记充分利用所在村的自然生态、人文历史、田园风光等资源,主动争取各级涉农政策,因地制宜,挖掘特色,乘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东风,把环境整治与片区花卉苗木、生态农业、旅游观光等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积极发动群众集中攻坚,做到原生态、低成本、特色化治理。各村村容村貌、庭院环境得到明显提升。
乡村产业大舞台
早晨6点,宁静的乡村传出“哒哒哒”的声音。在梅家埠街道黄贺城村,村办日用品加工车间早已响起缝纫机工作的声响,工人开始了一天的忙碌。这个车间是临报集团派驻第一书记引导发展起来的致富增收项目。
河东区列支财政资金450万元,用于改造提升市派第一书记村的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驻村两年多来,市派河东区第一书记任职村新成立、提升合作社9个,发展电商11家,培养致富带头人254人,产业进一步发展,村集体收入全部超过10万元,彻底甩掉了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帽子。市畜牧发展促进中心驻汤头街道乔家庄第一书记积极推动村庄传统毛皮产业发展,实现毛皮产业链延伸、范围扩展。临工集团、临沂综保区派驻梅家埠街道张贺北村第一书记发展的高温绿色蔬菜项目连年丰收,村集体年增收12万元。
传统文化放光彩
8月1日晚,相公街道张沙兰村文化广场灯火辉煌。该村大顺艺术团正在演出,广场舞、地方戏、二胡演奏等传统乡土节目轮番上阵。东岭村口,一排公告栏上标示出全体村民每户的“好家风指数”。驻村党支部书记乔长城说:“我们每季度评选公布,现在外村女孩子来我们村找对象,都会来这里看看指数怎么样。”
群众富了,精神追求、健康要求随之提高了。在宣传、文化等部门支持下,市派第一书记任职村新建文化室和农家书屋11个,建设文化广场14个,开展科普宣传、文化演出、各类评选活动近200场。这些服务场所和文化活动对于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改善村风民风,转变干部作风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党建引领新时代
在土坯房生活了半辈子的何绪奎怎么也没想到能住上宽敞明亮的楼房。新房150平方米,客厅宽敞明亮,65英寸的大彩电、冰箱等家电一应俱全。今年,老何的儿子就可以把媳妇娶进家了。
50多岁的何绪奎是郑旺镇何家戈村人,儿子已是大龄青年,这两年一直为儿子结婚买房的事情发愁。2019年5月,何家戈村96套新居建成,他第一个报名购买。 (下转A2版)
新闻推荐
8月16日,中国(临沂)花木博览城“共生计划”品牌发布会在临沂(国际)海棠艺术中心举行。据介绍,此次“共生计划”是由中国(临沂)花...
临沂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