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的主播们
□ 本报记者 徐佳
站在“风口”上,站在“风口”上!
在每一位投身互联网大潮的年轻人心中,大概都有着关于“风口”的执念。“风口”就是成功的方向,站上“风口”,就是走上了人生的高光时刻。回望2020年,要问互联网哪一股风刮得最劲?答案一定是“直播”。在8月初,大众日报文体采编中心的新媒体记者们赶到临沂市兰山区,一探快手直播带货第一城的奥秘,完成了“乘风破浪的主播”系列报道。
临沂商城管委会提供的数据显示,在临沂1200万人中,注册快手号的人达到了800万,稳居全国第一,而从事直播的商家约有5000家,粉丝超过100万的头部主播有15人,直播从业人员2万人左右,仅兰山区就有10个电商直播小镇。在这里,我们开始寻找“风口”上的主播们。根据策划,首先我们需要采访到头部主播,以及刚起步的主播和希望走入直播行业成为主播的人。
7月下旬到8月上旬正是服饰鞋帽类的销售淡季,我们去的8月初更是淡季中的淡季,夏装已经卖完秋装还没上新,一些腰部主播甚至直接停播休整,而临沂本地的几位大主播则出省带货,到外地做起了专场直播。在多方努力下,有260万粉丝的主播“大美妞”梁小梁接受了采访,从下午5点到凌晨1点多,记者用近8个小时的跟拍,记录了这位临沂本地头部主播的整个幕后工作,也记录了主播之外的运营、助播、仓库管理、打包员等整个团队的忙碌身影。
“让他们有工作,有饭吃,有事情做。”主播梁小梁说,一个月150多万单的直播不是为了数字,是为了团队的100多位员工,100多个家庭。
依托临沂庞大的批发商城体系,主播中一部分是商城商户转型而来的。46岁的刘建法就是其中之一,在做起“酷老头”账号后,他干脆关掉了实体店,专心做起了直播。直播是“风口”,直播也承载了很多人的梦想。“格格美妆”主播张丹丹,从内蒙古嫁到临沂后,放弃了钢琴老师的工作,虽然收入从每月5万元锐减到了5千元,但是她还是毅然做了一名美妆主播。她说:“在这里10个人里有8个主播,竞争压力非常大,但是因为自己喜欢就会坚持下去。”
直播行业不仅造就了数量众多的主播,还推动了临沂传统批发市场的转型升级。在采访中,我们也紧扣热点深挖变化。在临沂华丰国际副食城中,我们跟拍了商品从“货架展品”变成“网络订单”的全过程。“直播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市场负责人陈坤兴奋地说,市场建设了选品室、共享直播间,邀请主播到市场来带货,在一个多月的试运行中直播81场,带货220万单,带货金额2800万元。
直播行业的发展,让临沂成为了物流行业的必争之地,而在传统物流之外,专门为直播电商服务的云仓开始兴起,“5月开始,每个月业务量都翻一番。”山东罗滨逊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卢兴斌说,直播兴起后公司业务转型,为主播们代发货,货物还没入仓订单就已经生成了。
临沂传统批发市场的货源和物流业的发达带来了主播的聚集,而直播行业的蓬勃发展,又推动了传统批发市场和物流行业的转型升级。这次采访,内容新、报道面广,从临沂直播电商发展、主播、产品供应链、物流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采访。在近一周的采访中,拍摄了200多G的素材,最终形成了8条新闻视频,全景式地报道了临沂的直播行业现状,受到了广泛好评。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临报融媒记者邵明习)8月7日,市司法局发布关于公开征集《临沂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评估论证会代...
临沂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