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格试验修复水生态 让河流长治久清

临沂日报 2020-04-01 18:14 大字

□临报融媒记者 赵泽军

通讯员 赵婷婷 房洁

连日来,随着气温转暖,临沂祊河河畔花红柳绿,处处透露着春的气息。在金锣大桥附近的水生态修复区内,临沂城区内河水生态及渔业资源修复项目围格试验正在进行。项目通过“以渔控草、以渔抑藻、以渔净水”生物控制技术的方式,以期达到水生态保护及渔业资源修复的目的,进而实现河流的长治久清。

为解决沂河、祊河城区段阶段性、季节性水质恶化现状,自2019年3月以来,临沂市渔业发展保护中心在沂河、祊河水域开展实施了“临沂城市内河水生态及渔业资源修复项目”。水生态修复区设于金锣大桥与沂龙湾大桥之间,水域面积约2000亩。实施时间为:2019年10月上旬-2020年5月底,2020年10月上旬-2021年5月底,2021年10月上旬-2022年5月底。项目选用内源性修复方式,以净化水环境为目的,以现代生物学理论为基础,采用生物控制技术,通过投放草食性鱼类控制水草生长,投放滤食性鱼类控制藻类数量,改善水生生物群落组成,增强水体自净能力,从而达到修复城市内河水生态和渔业资源的目的。

近年来,由于城市开发、市政建设、水体活性不足、人为过度捕捞损害、水体富营养化等多方面原因,沂河、祊河水域水生生物多样性变差,鱼类资源比例失衡,影响和制约了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每年6月前后,临沂城区内河就呈阶段性、季节性水质恶化,水草巨大生物量集中腐败,促使藻类繁殖积聚,水体富营养化趋势明显。“在环境条件适宜时,富营养化水体中的一些浮游藻类能够快速生长、繁殖,在较短时间内成为优势种群,尤其是水草腐败和蓝藻聚生时期,漂浮物增多,不但影响了城市水域清洁美观,还会产生大量有异味的代谢产物,严重影响水体的正常结构与功能。”市渔业发展保护中心水生动物疫病防控站站长戴一琰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沂河、祊河水草过度繁殖最根本的原因是水体中初级生产者旺盛,消费者缺乏,无法充分地消解水中的初级生产者。“菹草是导致草后水华的主要因素,沂河、祊河鱼类资源比例失衡,草食性、滤食性鱼类存量不足,水草和藻类无法被充分消耗,致使水体自净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变弱变差。”据戴一琰介绍,为改善城市内河水生态,市渔业发展保护中心联合中国水产科学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临沂大学农林科学学院在临沂城区内河启动了水生态及渔业资源修复试验项目。通过投放适量的草食性鱼可控制菹草泛滥,通过投放适量的鲢鳙鱼可控制水体藻类的数量,重构水生态系统,达到水生生态修复的目的。

为进一步改进项目技术措施、评估修复效果,临沂市在生态及渔业资源修复区内开展了围格试验,通过试验初步掌握草食性、滤食性鱼类分别对水草和藻类的抑制关系及消耗程度,合理确定鱼类的投放密度,初步评估渔业生态修复效果,为今后在城市内河大水面开展水生态及渔业资源修复提供数据支撑。

据介绍,此次在生态修复区开展的围格试验,共设置试验围格21个,选择水草茂盛区域少量投放草食性鱼类(草鱼),藻类聚集区域少量投放滤食性鱼类(花鲢、白鲢)。投放后,临沂市相关部门将秉持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试验态度,严格按照实施方案开展围格试验。试验过程中每日巡河查看,跟踪监测水生生物变化情况,精确掌握草食性鱼类对水草、滤食性鱼类对藻类的消耗程度,详细记录试验情况;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公司开展跟踪监测活动,及时整理试验数据;科学推算试验结果,与预测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形成试验报告,为合理确定修复区内鱼类的投放密度提供数据参考。

新闻推荐

临沂海关精准对接 帮扶食用植物油企业复工复产

临沂海关针对辖区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疫情期间原料采购困难情况,安排专人与企业对接,以“少接触、无接触”方式通过无纸化申...

临沂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