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殡仪馆: 打好防控攻坚战 让逝者走好最后一程

临沂日报 2020-03-16 07:47 大字

工作人员对殡仪运输车辆进行消毒

工作人员引导入馆人员扫描二维码,注册登记个人信息

工作人员为入馆的人员测量体温

□临报融媒记者 潘凤娟

制定应急预案

打响防控战“疫”

“我负责人员管控,对所有进馆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和消毒。”

“我负责后勤保障,对疫情防控物资进行采购和发放。”

“我负责车辆和火化调度,保证我馆的遗体火化工作有序进行。”

……

这是在1月27日临沂市殡仪馆疫情防控紧急会议上,各个科室负责人的表态发言,句句铿锵有力,显示了敢于担当的勇气。会议制定了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并马上成立了由支部书记、馆长王作武为组长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对各项防控工作及时监督落实,围绕疫情防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处置”的原则,切实做好群众治丧环境的疫情防控工作。

严格采取防控措施,1月27日起,市殡仪馆取消休假,全员上岗,并且开始内部测量体温和接触报告等防控制度。各科室工作人员戴上口罩,火化车间工作人员加穿隔离服;各科室负责人每天定时向领导小组汇报疫情防控情况。同时,每天组织人员对殡仪馆的悼念厅、火化车间、遗体存放处、广场、办公楼等各处公共场所4次消毒;给市直五区街道殡仪车驾驶员配发口罩、隔离服、消毒液,殡仪运输车辆每天至少进行2次集中消毒。

成立防疫小组

誓做“疫”线逆行者

“为应对可能发生的疫情遗体处置特情,我们筹备成立一个应急防疫小组……”

筹备应急防疫小组的消息一发出,市殡仪馆副馆长庄跃强不假思索、挺身而出,第一时间报了名。“我报名,我负责带队。”

自1999年进入市殡仪馆工作,庄跃强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坚守了20多年。值得一提的是,他还是我国第一批殡葬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特殊时期,我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可以在保证队员安全的前提下,做好殡葬服务工作。”庄跃强说。

报名之后,考虑到长时间岗位待命,庄跃强特地回家,让70多岁的老父亲给他理了发,家人对他的主动请缨也很支持。“用心做好服务。”老父亲嘱咐说。

“党员不带头,谁带头?关键时刻咱得做好模范带头作用。”老党员、火化车间主任张福红也第一时间主动报名。张福红是一名伤残退伍军人,自2005年进入市殡仪馆,一直在火化车间工作。2008年汶川地震,他曾带领7名临沂退役老兵“逆行”赴汶川抗震救灾一线。“生死都经历过了,还害怕什么风险。就想尽自己一点力量,实打实做点事。”

誓做“疫”线逆行者,一个又一个殡葬人主动请缨。市殡仪馆组成了由副馆长庄跃强带队,接运司机、火化工、遗体整容师明确到人的4人应急防疫小组,配置了专用遗体接运车,开通了遗体应急通道,规范了处置流程,做到坚守待命、防护得当、规范接运、安全处置。

严控送葬人数

共筑“铜墙铁壁”

疫情下,面对哀伤的逝者家属,市殡仪馆既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严控送葬人数,又要取得逝者家属的谅解,让逝者安息。

3月5日早上7点,在市殡仪馆大门口,工作人员正在为入馆的逝者家属一一测量体温,提醒家属丧事从简,入馆办理遗体冷藏、火化手续的人员控制在4人以内。

一名被拦下的逝者家属很是不解,“最后一次见面了,你们也不让我看看?”工作人员耐心劝导:“非常时期,减少人员陪同,可以降低被感染的风险。”经过一番沟通,该家属终于同意在馆外等待。

为避免人群聚集,防止交叉感染和疫情传播,严守入口关,市殡仪馆关闭北大门,保留南大门半侧通行,用于殡仪运输车辆通过,禁止外省市车辆和人员进入,并对一切外来人员和车辆进行车辆消毒、体温监测和登记。

“要改变数千年来形成的丧葬习俗很难,我们殡仪馆工作要做在前面。”王作武说,工作人员在接到电话的时候,都会提前告知逝者家属疫情期间的殡葬流程,进行特殊时期丧事从简等相关政策的引导,大多数家属均给予了理解和支持。

严控人员聚集活动,自1月28日起,市殡仪馆暂停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不再接受新的遗体告别仪式预约登记。对于此前家属已预约登记的,殡仪馆也于1月28日通过电话沟通进行了劝阻取消。

24小时待命

坚守生死“疫”线

疫情就是命令,坚守就是职责。从1月27日开始,殡仪馆全体54名职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主动放弃休假,坚守在疫情防控和为民服务的第一线,除做好疫情防控外,日常殡仪服务也在正常运转。

3月2日,接运司机王学卫将一名逝者接到市殡仪馆,送至火化车间,协助家属办理好手续、并对车辆进行仔细消毒后,已是深夜11点多。

凌晨1点,他刚准备在值班室内的小床上休息片刻,电话突然响了起来。“北城新区这边有一位逝者,麻烦你过来一趟。”王学卫一骨碌爬起来,穿上防护服、并对车辆再次消毒后,立刻出发了。从南坊回来不久,凌晨4点,他再次接到了一个电话,前往通达路与银雀山路附近,接运一位逝者。

无论是什么时间,只要接到电话,即刻出发、保证半个小时到达。对于王学卫来说,这样的工作已成为他的常态。自2011年进入市殡仪馆,他一直从事着遗体接运工作。“任何工作都得有人干,既然干的是这一行,那么做好本职工作,就是我的职责所在。”面对未知的风险,王学卫如是说。

疫情防控期间,市殡仪馆实行了24小时值班制度,所有工作人员相互保持通讯畅通,做到随时到岗、随时待命,坚守生死“疫”线。

强化服务责任

守护“人生终点”

防控是责任,服务也是责任。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他们承诺不仅给百姓提供必要的殡仪服务,更要给予家属更多的人文关怀。

“让每一位逝者都带着尊严离去,我们必须站好人生最后一站这班岗。”整容组副主任苗广西说。54岁的他已经在市殡仪馆工作了27年,整容师的工作需要与逝者近距离接触,疫情当前,风险更高,但他却没有丝毫退缩。

“老苗真的是特别敬业,视逝者亲属为亲人。”同事们常常这样说。2013年7月份,橡胶坝附近发生一起溺水事故,由于天气炎热,遗体已严重腐败、恶臭扑鼻,连亲属都未敢靠近,为了让逝者的亲人少些痛苦,苗广西亲自上前为遗体整容穿衣,事后亲属拿出500元作为感谢,被他婉言谢绝了。

疫情期间,由于取消了遗体告别仪式,给遗体美容、整容的工作量也相应减少。但苗广西并没有闲下来,他主动背起喷雾器,每天四次给整容办公室、遗体存放处等场所消毒,同时还积极承担起了与逝者家属沟通的工作,进行特殊时期丧事从简等相关政策的引导。

让逝者得到尊重、让生者得到抚慰,是市殡仪馆始终在坚守的初心。疫情当前,慎终追远、服务逝者、慰藉生者,对于全年无休的殡葬人来说,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站好防疫岗,做好份内事,他们随时待命、全力以赴!

逝者已矣,而春天也终将来临。

生死“疫”线,总要有人坚守。

人生终点,总得有人守护。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战争中,有一个“战场”不能忽略,它是抗击疫情的最后一环,承担着严防疫情扩散的重任,它就是殡仪服务战场。

在战斗号角吹响的第一时间,作为守护后方的“摆渡人”,临沂市殡仪馆54名工作人员全部到岗到位,他们坚守在殡仪馆内,默默承担着抚慰治丧群众、服务逝者遗体的任务,体面而安全地送好逝者最后一程,构建起了疫情防控的最后一道严密防线。

新闻推荐

疫情防控期间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如何做

□临报融媒记者潘凤娟通讯员王金川为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扎实做好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

临沂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