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香里话蝶变 记市政协机关派驻高新区罗西街道西磊石村第一书记工作组

临沂日报 2019-09-30 10:38 大字

□临报融媒记者 石明兴

9月的西磊石村,天空湛蓝,云舒云卷。漫步在蜿蜒的小路,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其中还裹挟着桂花的清香,令人神清气爽。

西磊石村西临西外环,南临湖北路,距高新区罗西街道驻地4.5公里。村里共有村民517户、1761人,几乎家家种植桂花,享有江北最大桂花产业基地的美誉,还是国家2A级景区。村子交通优势、产业优势、旅游资源优势明显,但也存在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不强、村集体收入薄弱、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2018年4月,市政协机关选派朱凤平、刘甲品两人组成第一书记工作组,进驻西磊石村。他们按照“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要求和“一二三四”工作思路,凝心聚力、履职尽责,西磊石村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建强基层组织 凝聚党心民心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只有把基层组织建强了,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不竭动力。

“入村调研的时候,我们发现村里的办公条件很差,客观上造成了组织生活不规范,已经很久没有组织生活记录了。加上多年不发展新党员,全村44名党员中,70岁以上的已经超过半数。”9月11日,记者在西磊石村新建成的党群服务中心见到了朱凤平,他回忆起了刚入村的情景。

为改善村委办公条件,使党员活动有场地、群众服务有平台,工作组经多方协调,筹资50万元,对办公场所进行了提升,建起了党群服务中心。

在党群服务中心,记者看到,党员活动室、会议室、农家书屋一应俱全。除此之外,还有一间儿童活动室。“这也是我们在村里推出的一项便民举措。”刘甲品告诉记者,“低年级的孩子放学比较早,他们放学后可以先到这里,一边写作业,一边等家长来接。我们每天都有专人在这里陪伴他们。”

办公场所改善了,工作组开始着手建设过硬党支部,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切实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现在村党支部固定每月20日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组织开展多种学习活动。同时,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原则,发展党员1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4名。

“我们的学习包括第一书记讲党课、政策宣讲和集体培训,还多次外出学习,村里党员的眼界普遍更加开阔了。”走出党群服务中心,记者遇到了村里的党员张振友,他告诉记者,“现在党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涉及村集体利益的大小事宜,一律通过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进行协商和表决,党员履职的积极性提高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增强了。”

盘活桂花资源 助推转型升级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工作组驻村前,西磊石村经济薄弱,无集体收入。村民以种植桂花和花生、玉米、小麦等农作物作为主要收入来源,年人均收入1.8万元。

“我们经过调研,发现村里产业结构比较单一,而且采用的还是传统的产销模式。所以我们考虑结合村里的交通和旅游资源等优势,对村里的桂花产业进行升级。同时,积极搭建线上销售平台,目前全村桂园网上销售率达到70%以上。”朱凤平说。

从党群服务中心出来,沿着南边的湖北路向西没走多远,就到了第一书记工作组驻村后着手打造的桂香小镇田园综合体项目。一进门,迎面一间“游客服务中心”就映入眼帘。

“我们根据规划,现在已经建好了精品桂花园、游客服务中心、入口标示物、观光漫道、初心茶舍、小酒馆。”刘甲品一边招呼记者进门,一边介绍,“青年创客孵化中心已经投入使用,目前我们在建设乡村记忆馆。”

进门之后,记者遇见了青年创客中心成员钱旭东。他向记者展示了孵化中心的产品——桂花酒、桂花茶、桂花香、桂花月饼和桂妃枕。“磊石桂花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万历二十八年,钱公继道北迁沂州西磊石,将南方桂花移植到了这里。”钱旭东介绍说,青年创客孵化中心正是秉承磊石桂花文化,融入创意元素、科技元素、跨界元素,创新研发以桂花为主题的文旅产品,提高桂花产品附加值,拉长桂花产业链。

走出游客服务中心,沿着曲曲折折的硬化路一路走下去,一家家桂花园逐一呈现,枝繁叶茂、香气沁人。“以前各家园子都用水泥墙隔开,现在都换成了栅栏,方便游人观光,这就是拆墙透绿工程。”朱凤平说,此外,工作组还通过桂月湖景点项目、桂月湖采摘园项目等,引导全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服务业,实现一三产业联动、农旅融合发展,已成功举办罗西街道第一届农民丰收节暨磊石桂花节,目前正全力准备第二届。

打造和谐民生 营造文明乡风

基础设施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农村发展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工作组驻村以来,先后实施多项民生工程,西磊石村的村容和乡风都发生了巨变。

“两个年轻人真的是来干事的,一入村就挨家挨户了解情况,哪儿不合适就收拾哪儿。村里的道路全都硬化了,还喝上了自来水,村里人天天晚上去广场玩,这不就是城里的日子吗?”采访当日,曾经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钱志全对工作组竖起了大拇指。

据介绍,工作组刚驻村时,村里的33条巷道只有3条是硬化的;电路年久失修,部分电线已经裸露,雨天时常漏电;村里没有自来水,吃的井水碱性极大……

为改善村里人的生活质量,工作组迅速厘清思路,四处筹集资金,投入64万元,铺设3万多米管道,将市政自来水引到村民家中。投入300万元,协调供电公司对村庄电路进行重新设计,更换电线杆26根、电表电箱1160个、电线7000余米。投入420万元,对村内5.6万平方米道路进行硬化。投入30万元,建设健身文化广场和乡村大舞台。投入27万元,对村中汪塘进行整治,打造生态文化长廊。

有了硬件设施,工作组开始着手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定期组织开展文艺演出活动,柳琴戏、广场舞、舞狮子等艺术形式相继被搬上乡村大舞台。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全面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围绕“让家风飞入寻常百姓家”主题,开展《钱氏家训》入户活动。市政协机关、民革临沂市委、政协委员企业家,多次到村开展“三下乡”、扶贫济困、爱心捐助、志愿服务等活动,累计捐款捐物20余万元。

新闻推荐

临沂海关前8个月 为企业减免检验检测费39.7万元

今年以来,临沂海关严格执行《山东省物价局关于降低出入境检验检疫收费标准促进外经贸发展的通知》文件精神,对于文件要求降...

临沂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