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庄区开启秋收秋种农忙模式 13万亩玉米全程机械化开镰收割 □临报融媒记者 朱崇华 通讯员 杜蕊

临沂日报 2019-09-20 10:17 大字

秋高气爽,褪去了夏日的浓妆,秋天的田野显得格外平易近人,黄澄澄的玉米簇拥成一片金色海洋,在秋风中哗哗作响,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连日来,罗庄区各街镇玉米陆续开镰收割,从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到小麦直播全程机械化。广大种植户纷纷抓住晴好天时,利用各种现代化的农机设备抢收玉米,确保丰收的玉米颗粒归仓。

9月17日,罗庄区在褚墩镇举行了全区玉米机收、小麦机播暨秸秆综合利用现场会。区委常委、市派罗庄区、高新区第一书记工作组大组长刘元迅出席会议并进行现场指导。区农业农村局局长范金华通报了全区秸秆禁烧情况,并就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区农业机械发展中心主任黄克乐讲解了玉米秸秆还田、小麦宽幅精播等技术规范要点。

自今年年初该区启动了“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创建工作,全区农机事业和种植业户们迎来了新的春天。

在褚墩二村的玉米地演示区,记者看到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人流攒动、机器轰鸣,玉米籽粒直收机、玉米联合收获机、秸秆粉碎还田机、小麦免耕直播机一字排开、蓄势待发,短短十几分钟,一个个玉米杆被吞入收获机腹中,吐出一串串金黄的玉米,随后秸秆粉碎还田机将玉米秸杆粉碎还田。机械收获、秸秆还田、机播、谷物烘干一条龙作业,先进的机械化收获场面让参会人员称赞不绝。“过去得雇上一二十口子人下地摘玉米,摘完之后还得把玉米秸秆砍倒,砍倒了秸秆还没处放,半个月都收不完。而现在全程机械化,机器收完玉米和秸秆就分离了,秸秆直接还田入地,玉米直接晾晒脱粒,省时省力省钱。”褚墩二村农户付广友感慨地说。

据了解,今年罗庄区共种植玉米12.8万亩,小麦14.66万亩,实现小麦秸秆还田面积140184亩,秸秆还田数量82130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2%以上。在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中,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机化工作,共争取上级农机补贴资金500万元;同时,投入90万元用于小麦玉米秸秆还田作业补助;投入163万元用于高效植保机、粮食烘干机二次补助,扎实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基本实现了全区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既提高玉米收获及小麦播种的效率,也免去了农户们在田间顶着烈日劳作的辛苦。

“过去延绵十几天的玉米收获持久战,现在不到半天就颗粒归仓,农业机械化不仅提高了玉米收获及小麦播种的效率,还让农户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丰太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萍告诉记者。

机械化补短板 合作社齐发力

记者从罗庄区农机部门了解到,该区依托丰太农机专业合作社、荣欣农机合作社、学飞农机合作社等开展的“互联网+农机”作业服务平台建设试点工作取得新进展,在农机专业合作社建立起服务平台,利用GPS定位系统、开发手机APP客户端和农机手手机联网,建立起覆盖大田托管半径内的作业智能监控平台,通过平台对大田托管全程作业进行适时监控,为农民提供从农机耕作、种子、农药、化肥、农技、烘干、储藏、加工、仓储等环节的全产业链服务,成为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玉米秸秆是重要的农业资源,实施玉米秸秆还田可以培肥地力,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发展持续农业。近年来,随着玉米秸秆还田农机具的改进,玉米秸秆直接还田技术逐步得到普及,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秸秆综合利用

农业丰收不忘加大大气环境治理。今年以来,罗庄区以杜绝露天焚烧、保障大气环境质量为目标,大力推进秸秆机械粉碎还田和捡拾打捆,优化提升秸秆肥料化利用水平,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宣传平台,广泛宣传秸秆综合利用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实用技术等,将秸秆禁止露天焚烧宣传深入到村庄、农户、田间、学校等,提升全社会对秸秆露天焚烧危害的认识和保护大气环境的责任意识,形成“鼓励利用、禁止焚烧”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全区共悬挂横幅4480条,出动各类宣传车106辆,建立巡查点、指挥部420个,出动巡查人员1385人,巡查车辆5015次,巡查总量达8660人次。

新闻推荐

泽辰华玺营销中心开放盛典圆满落幕

9月14日上午,泽辰华玺营销中心绽放临沂。一曲《中国龙》隆重开场,衣香鬓影环佩飘香。山东泽辰益成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为...

临沂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