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对人生,他用双拐撑起教师梦 记临沂红旗小学启阳校区优秀教师苏国泉
□临沂融媒记者 王启永
通讯员 尤文静
暑假期间的红旗小学启阳校区,安静、祥和,没有了朗朗书声和学生的喧闹,显得寂静、空旷。初见拄着双拐的苏国泉,他略显拘谨和腼腆,但谈到他热爱的教育事业和引以为傲的学生,话也就多了起来。他的话语朴实而亲切,笑容坚强而温暖。从单拐到双拐,从满头黑发到银丝斑驳,一个在偏远乡村小学执教36年的老教师,用他无悔的青春,书写着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用他坚强的意志,谱写了一首感人至深的育人诗篇。
身残志坚 一根拐杖撑起教师梦
1964年12月,苏国泉出生在兰山区银雀山办事处前岗头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还未到学走路的年龄,就身患小儿麻痹症,右腿萎缩,从开始爬行到拄上拐杖,他从未因身体的缺陷感到自卑、自暴自弃。
10岁那年在苏国泉的强烈要求下,父亲把他送到村小,开始了求学路。他深知自己走进课堂的不容易,也明白知识对于残疾的他是多么重要,于是无论刮风下雨,哪怕再大的雨雪也从不落下一堂课,乡村小路上总能看到他拄着拐杖的单薄身影。
1980年,同班的小伙伴背着他走进了中考的考场,他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上了联中。之后的学习中,他变得更加刻苦,成绩总是名列前茅。1982年,他高中毕业,成绩优异的他多么希望走进大学的校门,但是,成绩败给了现实。因为身体的原因,他只能辍学。
回到农村老家,他深知农村孩子对知识的渴望,也不愿多年所学就此荒废。然而,没有一个学校愿意接受身有残疾的他,当他带着梦想,走进他的小学母校,想寻求一丝希望时,因身体原因,校长婉拒了他。可是心中的那份渴望不允许他放弃。每天他都会自觉地来到学校,帮忙油印试卷、批改作业、辅导学生。最终,他的真诚打动了校长,校长说:“你试试吧,如果不行,以后就不要再来了。”
工作第一年,校长把考初中落榜的36名学生交给了他。从踏上三尺讲台的那天起,他怀揣着善良、真诚,肩扛着压力、责任。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学上,他干劲十足,珍惜每一天、每一小时,甚至每一分钟。功夫不负有心人,当36个孩子拿到录取通知书时,孩子们笑了,他却哭了。就这样,这个18岁的年轻小伙子,如愿成为了一名乡村民办教师。
为了提高业务能力,他勤奋学习,1986年参加了脱产进修考试,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可是,又一次,因为身体原因,他失去了这次机会。他没有气馁、没有放弃,他不相信前方没有路。两年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临沂师专,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终于,1994年他如愿成为了一名公办教师。
从拄着拐杖走上三尺讲台,到银发斑驳即将退休,每天的奔波劳累,他的腋窝已经磨出了厚厚的老茧,胳膊肘也已严重变形。一路走来,身后留下的是一串串坚实的脚印,写满了执着、勤奋。
不忘初心 三尺讲台换得桃李芬芳
有人说,一名教师,难得的是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和孩子们一起毕业。其实更难的是从别的老师手里接手毕业班。从工作开始,他就一直带毕业班。1983届、84届、85届、86届……36年的教学生涯,他带了20多届毕业班。一年又一年,一届又一届,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分离,他用爱帮助孩子们成长,用青春助力孩子们前行。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这个小小的天地里,收获了太多的感动,也收获了丰收的喜悦。李国庆是他带的第5届学生,虽然家庭特别困难,但他成绩优秀、好学上进。有一段时间,从不旷课的他,却连续两天没来上课,苏老师就到他家里找,刚进门就听见李国庆在屋里哭,“我想上学,我要上学......”那一双哭红的双眼,那一声声对知识的渴求和呼唤,深深地触动了他。他拉过哭泣的孩子,说:“孩子,别哭,老师带你去上学。”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从此,他所有的学习用品都是苏老师给买,字典、算盘、铅笔、练习本……别人有的,他一样不少。后来,李国庆考上了南京大学,毕业后留在了深圳工作。李国庆经常对别人说:“如果没有苏老师,就没有现在的我,这样的恩师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每次回老家,李国庆都会探望苏老师,再听一听恩师的教诲。
工作36年,苏国泉从未因身体原因要求学校特殊照顾。2017年,他53岁,一次意外使他左腿骨折,对于从小就右腿残疾的苏国泉来说,真是雪上加霜。后来,他必须依靠双拐行走。考虑到他的身体原因,学校安排他做图书管理员。去年,六年级毕业班紧缺数学老师,在没有合适教师的情况下,他主动请缨。毕业班在四楼,学校领导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准备把毕业班挪到二楼,他顾虑到这样会给其他老师和学生带来不便,拒绝了学校的照顾。就这样,他坚持拄着双拐爬了一个学期的四楼,一楼到四楼72级楼梯留下了他无数坚强的背影。
大爱无边 排忧解难的知心大哥
教育是爱的事业。大爱无边,苏老师总是默默耕耘,把对教学的热爱、对学生的疼爱、对青年教师的关爱,悄悄播撒在校园的角角落落。
点滴爱,春风化雨润桃李;无私爱,排忧解难知心人。教学中,苏老师既是班主任,又是学生们的领路人。工作中,他既是课堂教学的探索者,又是青年教师的知心大哥。
2017年,苏老师带一年级新生,和他搭档的都是新聘任的年轻老师,没有教学经验,并且这些年轻老师都是一边代课一边复习考编制。工作中,有时候教学上的事顾不过来,都找苏老师帮忙,苏老师从不推脱,都是欣然应允。“有时候感觉挺不好意思的,因为家住得远,早上来不及看学生晨读,都是苏老师帮忙照看。其实他也挺不容易的,因为行动不方便,担心自己给学生造成楼梯拥堵,他必须每天来得比学生早,走得比学生晚,真的很感谢他。”刚参加工作,年仅20岁的周格宇老师说。但苏国泉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自己家住得近,其他年轻老师家离得远,孩子又小,理应帮助他们。苏国泉就是这样一个从不计较得失,热心帮助青年老师的热心人。
无论是教学还是生活中,苏国泉都是这么默默关心、帮助着身边的青年教师。他常说,我们的学校就像一个大家庭,身边的同事就像自己的兄弟姐妹,如果兄弟姐妹有困难怎能不倾力相助。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36年的教学生涯,苏国泉始终以师德为本,爱生如子,辛勤耕耘,默默奉献。虽然岁月荏苒,青春不再,但他将继续扎根沂蒙教育这片精神沃土,守望着自己的教育梦想,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初心,站好执教生涯最后一班岗。
新闻推荐
从打工仔到草根导演,朱传声想拍一部属于自己的电影 不做“咸鱼”的追梦人
从山东临沂小村庄的打工仔到厨师,从领班到业务经理,从群众演员到自学摄影、编导成为导演,朱传声这17年来的追梦历程像是一部...
临沂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