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暴雨检验驻村成效 渠畅民安彰显头雁本色 河东区“第一书记”倾力抒写为民情怀
□临报融媒记者 王泓钧
通讯员 邵黎明 李娜
面对灾情,毫不犹豫跳入水中
近日,一则小视频在河东干部群迅速传播:阴霾天气路面积水,排水沟里水已没腰,风呼呼刮,玉米地旁,哗哗的流水声中,两名中年人在沟里忙活,把淤堵的杂草、庄稼杆捞起,合力甩到路上。这时画面中出现一位披着雨衣骑着三轮车的农妇,她惊奇地喊:“第一书记都下去啦!”“第一书记也是人,不要紧!”一名中年人随口答道,依然忙碌。过了一会,他爬上坡在路边休息,无意中拍拍关节,按按膝盖上贴的膏药,看到下水通畅积水散去、受灾庄稼无恙,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8月13日,郑旺镇小梁家村。雨后的田野,空气清新,蛙声阵阵,庄稼长势正好。虽已过去两天,胡顺龙的小腿上还留有一道道划痕。“那天回家,一掏裤兜里还有湿麦穰。”胡顺龙笑着说。暴雨过后,他们分组巡查时发现,大量杂草、庄稼杆随着雨水被冲进了村西的排水沟渠,造成村内排水不畅。暴雨随时继续,联系挖掘机来清淤已经来不及。他和一起巡查的村主任张克水没有丝毫犹豫,跳入水中清理垃圾,疏通排水沟。胡顺龙穿着短裤,沟内的枯枝杂草划得腿部刺痛,他毫不在乎,连续在水里奋战40多分钟,忘了自己患有关节炎。值班人员、路过的村民纷纷下水,很快下水路就畅通了。
驻村后,第一书记把自己当成了小梁家村人,访贫问苦,帮村里制定发展方案。台风到来前,他们会同村“两委”成立了抢险救援小分队,制定了防范台风方案,对村中的安全隐患进行摸底排查,备足物料,党员24小时值班。尽管该村离沭河最近处仅五六十米,但排涝及时、疏导有序,漫过农田的积水排掉,玉米、花生等农作物都保住了,房舍没塌一间,村民们打心眼里夸赞村干部。
瞪起眼来,严阵以待做好防御
面对连续的台风暴雨,各级各部门严阵以待。每夜,村庄早已静谧,但在相公、郑旺、八湖等地的各村,昏黄路灯下,一群人或身披雨衣,或手持手电,挨家挨户检查情况。党员组成先锋队,村委设立临时安置点,独居老人带至身边实时照料;争相跳入泥泞的沟渠,快速疏通排水;日夜守候,随时准备冲向险情。
区委宣传部派驻相公街道李沙兰村第一书记杜蕾、郭广阔与村“两委”成员冒雨排查、村委值班,随时应对突发状况;区住建局派驻汤头街道解庄第一书记全天候在容易积水路段执守;区委党校、区应急管理局派驻开发区范古墩村第一书记与村干部一起,通知火车站板房商户撤离;区政协、农高区派驻八湖镇张八湖驻村第一书记和村干部一起排查村内积水点,提前疏通排水渠;区市场监管局派驻汤河镇张故县村第一书记王旭组织抗洪应急车辆7辆,成立20余人的志愿者队伍,对村重点区域值班巡查。
第一书记们始终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楼房不怕淹,瓦房怕啊!”市委政法委派驻汤河镇东岭村第一书记乔长城说,他们做到早疏通、早预防,一方面组织大型机械对全村水域环境集中整治,另一方面组织应急保障队伍对村内各住户和各路段全面排查和整治,确保应急保障无死角、全覆盖。像东岭村这样,各区派第一书记工作组发挥村支“两委”班子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组建应急值班队伍、应急保障队伍和应急宣传队伍,对重点区域、重点地段、重点人群24小时全方位、无死角、全覆盖监护。各村置备救生衣、沙袋、铁锹等防汛设施,安排人员24小时值守。
真心为民,未雨绸缪帮扶发展
困难和灾害就是“试金石”,它检验着驻村干部的帮扶成效。“扎根河东,就要展现出河东干劲和奉献精神。”在相公街道张沙兰村,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大数据局派驻该村第一书记王旭、高峰说:“我们村就是连下3个小时暴雨都不会淹!”面对记者采访,他们面带自豪。原来,去年5月驻村后,他们把修一路两壕作为“第一工程”,协调资金修了2194米的渠道,最深1.7米,最浅处也有半米,村内排水不畅得到缓解。无独有偶,区市场监管局派驻汤河镇张故县村的情况也是如此,该村第一书记恰好也叫王旭,他说张故县村以前几乎年年淹,群众恳切要求:“你们什么都不用管,先把俺村的渠修好就行。”为解决内涝问题,他们修路修渠3000米,安装路灯100余盏,进行美化绿化亮化工程,连续的台风暴雨没造成该村内涝。
新闻推荐
本报8月14日讯(临报融媒记者徐洋)今天上午,临沂市妇女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会议全面总结了第十三次...
临沂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