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市共签《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合作框架协议》 加强区域环境联防联控 共建淮海经济区生态圈

临沂日报 2019-08-14 10:00 大字

本报讯(临报融媒记者 李建)近日,淮海经济区10个城市生态环境部门负责人齐聚徐州,共议促进区域协同改善环境质量,共商提升环境安全监管水平,建立淮海经济区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合作机制。经过友好交流协商,10个城市共同签署了《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合作框架协议》。

生态环境联防联控作为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实现区域绿色发展的重要保障。临沂市淮北市菏泽市济宁市、连云港市、商丘市、宿迁市、宿州市、徐州市、枣庄市等10个城市按照《框架协议》的意见,建立淮海经济区10个城市共同参与的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协调机构和联席会议制度,将及时研究区域生态环境重大问题和联防联控事宜,强化区域协同管控,促进区域环境质量稳步改善。

根据《框架协议》,淮海经济区10个城市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将组织编制淮海经济区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规划、构建区域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强化边界区域监测能力建设。水污染防治方面,将跨界河流水污染联防联控列入年度环境保护重点工作,加强对各自辖区内影响跨界河流水环境的工业、生活和农业面源污染排查与监控,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整治污染严重企业,及时清理沿河生活垃圾及农林废弃物,努力控制和减少各种污染物排入河道。上下游地区对辖区跨界河段的水环境质量负责,对达不到地表水环境质量目标或双方约定目标的河段应制定年度整治计划,并将此计划向社会公开。同时,利用跨界河道、水体进行水产养殖时,应符合水体功能区划规定,依法划定水产养殖水域,对超水域养殖,应制定年度清理计划并向社会公开。实现信息互通共享。生态环境部门加强与水利、渔业主管部门信息沟通,每季度互通跨界断面水质、水量、闸坝运行、渔业养殖等信息,在跨界水质出现异常时,及时将有关情况通报下游地区。

《框架协议》明确建立生态环境联合执法检查工作机制,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开展区域污染防治联合执法检查,建立环境污染案件移交、协查、协办制度;探索实现交界区域10公里范围内的双方互查,重点打击涉危险废物跨界转移等环境违法行为。

新闻推荐

临沂市召开防御“利奇马”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

本报8月12日讯(临报融媒记者王众张国蕊)今天下午,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防御台风“利奇马”工作情况。会议通报了临沂市...

临沂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