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店女老板转行“美容”果蔬种出健康精品 成乡村振兴领头雁

山东商报 2019-05-14 10:01 大字

张春丽指导村民技术问题张春丽指导村民技术问题张春丽是临沂兰山区方城镇人,原本从事美容行业。但是一次农业课培训加上自身一些经历,在认识到安全种植的重要性以及绿色农产品市场的巨大潜力之后,张春丽决定转行。4年来,学习技术、下地干活、街头叫卖……摸爬滚打,张春丽渐渐地找出自己的路子,并且带领周边村民安全种植,村民的收入也跟着提高了百分之三十。她觉得,其实自己从未离开美容行业,安全种植带给人健康,美的是身体,带领村民致富,美的是生活。文/图记者刘云鹤通讯员李霞霞孙新新

转行种地曾遭质疑

张春丽最初决定放弃美容行业转行种地时,遭到家人们的反对。

她是一名80后,之前一直从事美容行业,工作轻松,收入可观。201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张春丽参加了农产品质量培训,让她感慨颇深。“那次是20多天的课,我坚持听完了,因为觉得吃的东西跟自己和家人都密切相关。”她说,当时听课就联想到了当年自己怀孕的情景。怀孕那年,家人对张春丽吃的东西格外注意,为了她和孩子的健康,专门在自家菜园留出一小块地来种植。比如蔬菜和花生,不用任何化肥,只用牛粪或者猪粪,毕竟产量低,种出的菜也只能供着张春丽一个人吃。

那次听课后她就想,什么时候能让家人甚至是所有的人都能吃上这种安全的农产品。回家之后,她就将自己想放弃美容行业转行种地的想法告诉了家人,但是家人都不敢相信,“家人都觉得我吃不了这个苦,当时我丈夫还好,让我想清楚能不能吃得了这个苦。”张春丽说,自己本来就是个倔脾气,认定了的事情就一定要干。

很快张春丽找到在镇上做农业技术的叔叔,并且通过他承包了两个大棚准备种植。“当时叔叔也觉得我做这个不靠谱,再三跟我确认。”很快张春丽就开始正式种植,她种的是新疆哈密瓜,这个需要技术,平时不但要学习技术,还要做一些日常的农活,翻地、锄地等,她每天都耗在大棚里。张春丽虽然生长在农村,但从小并未下过地,刚开始做农活确实吃了不少苦头,但她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那年她种出来的瓜皮薄肉甜。然而,张春丽还是遇到了大问题,她的瓜成本高,相应的价格也高,但是好多人不识货,根本卖不出去。

刚开始赔了十几万

张春丽回忆,当年瓜贩收购的价格仅在2元/斤,她的成本就接近6元/斤。高于市场价这么多,一时把她愁哭了。哭完,她还是坚决卖高价,当时心里只有一种想法:肯定有识货的人。

于是,她就把瓜拉到市区大街上卖,一次次在路边摆摊、往顾客手里塞,样品免费吃,终于得到小区住户的认可。“我本来性格比较内向,但是那时候逼得没办法,只能豁出脸面硬着头皮推销。”张春丽说,2015年的哈密瓜大卖,坚定了自己继续干农业的信心。她告诉记者,当年没赔钱但也没赚多少钱,但是自己一点点种出来又受到大家的喜欢特别有成就感,“听着别人夸好吃,我就特别的开心。”

当时很多顾客就提议,除了水果,也希望能吃到这种没有添加任何化肥、无公害的蔬菜。后来,在热心顾客的帮助下,2016年,张春丽在一家小区终于有了固定的实体店,卖的是她自己种的各类瓜果和附近乡亲们种的蔬菜,每每开门便是全部蔬果一小时内便会卖光。

后来,张春丽将原有的两个大棚扩展成十个,结果却并不理想,当年就赔了十几万,自己差点也就此放弃。她告诉记者,当时自己的大棚里种了很多农产品,有哈密瓜也有西瓜,那年赔钱并不是质量有问题而是产量没上去。

那年张春丽十个大棚赔了十几万元,当时自己已经动摇了,做农业的热情也被消减了一半。“我就想自己是不是不适合做这一行。”张春丽说,“丈夫就鼓励我说,人家老干妈创业的时候都已经60岁了,期间也遇到很多波折,但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了。”

产品如今供不应求

听了丈夫的一席话,张春丽很受鼓舞,她觉得应该要坚持下来。她告诉记者,虽然自己已经离开美容行业,但是觉得自己仍然做的是美容,不同的是带给人们健康,美的是人的身体,很有意义,能获得更高的人生价值。以前张春丽皮肤细腻白净,如今的她已经晒得乌黑,脸上也晒出了斑,可是她依然觉得是开心的。

“自己忙不过来就雇了一些人,这个种植需要细心用心,如果稍有疏忽,产量真的会大大下降。”张春丽说,当时很多年龄大的人可能觉得我不懂,做事比较糊弄,我守着的时候还好点,但是一看不见就糊弄,这是当年产量上不去的一个重要原因。吸取上次的教训,再次种植,她精选了一些帮工,随后产量果然喜人。经过2年多的摸爬滚打,张春丽通过线上网络推广和线下实体店相结合的方式销售方城各类瓜果蔬菜及土特产,产品供不应求,实现年收入近60万元。

同样种的都是瓜果,可张春丽家的瓜果却能比村民的多卖钱,这引起不少当地村民的好奇。张春丽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走农业合作社的模式,大家都可以加入,谁种什么最有经验就种什么,并请专家统一指导,大家种什么张春丽就帮忙卖什么,组织统一采摘等。“但是有一个要求,种的东西必须健康,这样才能加入。”

村民加入后增收不少

5月6日上午,兰山区方城镇平湖村樱珠园内硕果累累,眼看就要上市了。“今年产量这么高,多亏小张帮忙,一亩地怎么也得多收2万块钱。”一位村民指着樱珠果说,心里乐开了花。可去年此时,正是他焦头烂额的时候,樱珠结得少又炸口,他一度想拔树种菜。此事被张春丽知道了,非常坚定地鼓励他,“继续种下去,我带你。”一年过去了,在张春丽的指导下,终于获得大丰收。

后来张春丽成立了自己的农产品公司,让她没想到的是,公司一成立就得到很多村民的支持。“当时我站在村里的小桥头,有很多乡亲们直接就把身份证拿过来给我,大家相信我可以带领他们致富。”她说,这份信任很沉重,但也鼓舞了她。

渐渐地,兰山区方城镇平湖村、相村、华城村等十几个自然村、70多户加入到了她的供货体系中,种植面积达到了300余亩,果蔬品种达到60多种。通过她的专业指导,科学种植,亩产增加了15%,年收入提高了30%。

随着订单的越来越多,她参考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制定了分散种植计划。今年春天,她将基地周边的9种优质桃苗及1种优质葡萄树送进了市区林业部门共建的苗木研究基地,希望通过专业研究实现品种改良、新品种研发与推广。

新闻推荐

去年半年的时间清欠2.6亿元,今年一个月清欠1.4亿元,兰山区兰山街道向陈年老账开刀。然而,清欠不只是要账,它清出了民心向背,清出了廉洁从政,清出了担当作为 清

□临报融媒记者大东剑锋通讯员王铁军4亿多元的盖子被揭开去年夏天,刚上任4个月的兰山区兰山街道党工委书记田宗春到一个村...

临沂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