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转变职能 群众享便民红利 市民为“一次办好”点赞

沂蒙晚报 2018-12-13 15:31 大字

本报12月12日讯 您是否能将一年的感受浓缩成一个字?近日,由临沂市文明办、沂蒙晚报主办,亿峰达(北京)投资有限公司冠名的“中国(临沂)花木博览城”杯2018临沂年度汉字征集火爆进行中。活动自启动以来,市民参与热情高涨,截至目前,已有“速”、“恒”、“美”等20余个热字(词)被推荐。12日,有市民推荐“一次办好”,称今年以来政府职能转变看得见,高效的便民服务市民感受深刻。

“今年以来,高质量、高效能的政务服务红利直达企业、直抵民心,所以年度热词我推荐‘一次办好’。”市民刘林推荐。为深化简政放权,强力推进“一次办好”,市公安户政管理部门对16类84项户政业务审批权限全面调整规范,群众办理各类户政业务将不再提供户籍证明、无犯罪记录证明、未落户证明;办理恢复、补录户口等业务,也不再提供村居单位证明、注销户口证明、无利害关系当事人书面证明;市环保局公布第一批“一次办好”事项清单涉及12个事项,其中11项零成本,公布的第二批事项清单涉及17个事项,其中15项零成本;市住建局先后推出初次申请“一次性全流程告知”、“容缺受理”、“中午预约延时服务”等审批管理制度,开展“中层干部进窗口”、“你说我来办”等活动,设置扫码下载办事指南服务,提供申报资料填写标准及示范文本,进一步梳理办事流程,实施大部分事项即时办理等,切实精简了申报材料,避免多次跑、往返跑……“今年以来,为加大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力度,加快打造精简高效政务生态,临沂市各部门都在深化‘一次办好’改革,开启了便民利企新模式。我们都看在眼里,暖在心里,打心眼里为‘一次办好’点赞。”刘林说。

“以前办业务,来到大厅要先取号,然后排完长队到窗口办业务的时候,才发现材料不全,又需要折返准备,回来后又得重新取号排队。”回忆起以前办理车管业务的遭遇,刘林至今记忆犹新。而前段时间,他在临沂经开区交警大队直属三分所办业务的经历,令他对车管所的看法焕然一新。他说,车管所设置的综合服务台,可以提供查询、咨询、叫号等服务,还特别设计了一次性告知单,审核群众的业务资料,不齐全的填写“一次性告知单”,实现了让群众最多跑一次的目标。

刘林告诉记者,为从根本上铲除“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等各类无谓证明,咱临沂市持续推进“减证便民”行动,全面清理证明事项,他和家人及身边的朋友都深有感触。“现在具有本市常住户口的居民,可在全市任一派出所办理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办理临时居民身份证、换领补领居民户口簿、出具户籍证明等7类户口业务;全国各地居民可在全市任一派出所异地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不再限定受理条件(首次申领及失信人员除外)。”刘林说,各户籍服务窗口还全面开通居民身份证工本费微信、支付宝第三方支付,实现交费方式的多样化,方便群众交费,节约了很多时间。

┬延伸阅读

“一次办好”助力新旧动能转换

真正打通服务企业、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12日,记者从市编办获悉,今年以来,临沂市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一次办好”改革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实施方案》要求,将“一次办好”改革推向纵深,积极打造精简高效的政务环境,全力助推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群众办事不再“跑空趟”,服务窗口首问“帮到底”,项目审批流程“保姆式”代办……在深化“一次办好”改革路上,临沂市政府部门不断增强为民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真正打通服务企业、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调整取消下放行政权力事项250项

根据中央和省文件要求,针对在“放管服”考察调研中发现的信息化建设短板、跨部门事项办理不方便等一系列堵点、痛点问题,临沂市在省里规定的10个专项行动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深化“一次办好”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提出强化3个支撑、开展15项专项行动,细化了37项改革措施,明确了时间节点,落实了责任单位。

按照“能放则放、应放尽放”的原则,调整取消下放行政权力事项250项,调整取消证明和盖章类材料27项。创新实施政务服务事项颗粒化改造,并被纳入全省“一次办好”改革总体部署。在全省率先完成对市县两级权力清单和公共服务目录清单的颗粒化改造,54个市直部门单位的2591项颗粒化事项全部实现“一次办好”。12个县区全部印发了县级“一次办好”事项清单,共公布了县级“一次办好”事项19580项,为今后全面推进“一次办好”“一网通办”打牢了基础。

变“人带着图纸跑”为“图纸在网上走”

市编办会同住建、人防、消防等部门,创新了2项全国领先的技术(DWG和PDF双系统运行、电子图纸全程自动比对),在全省第一个实行规划、建设、消防、人防、防雷施工图“五图联审”,变“人带着图纸跑”为“图纸在网上走”,变传统的串联式为并联式审查,图审时间由过去的两三个月缩短到7个工作日,每年为企业节省图纸费用约1500万元,少跑腿约70万公里。5月份实施以来,全市765个投资建设项目全部实现数字化报审,纸质蓝图在临沂成为了历史。

不动产交易登记“一小时办结”

在全省率先印发《临沂市不动产转移登记“一次办好”实施方案》,按照“打破部门界限、统筹使用人员、统一办理业务”的思路,整合国土、税务、房产等部门相关业务,再造办事流程,减少中间环节,在借鉴杭州经验的基础上,将涉税的不动产转移登记业务颗粒化改造,共梳理为18类业务,实现12类常规业务1小时办结,4类复合业务当日办结,2类特殊业务5个工作日办结。7月份以来,市政务服务中心平均每月办理不动产转移登记联办业务2100余件,常规业务占97%,基本实现了一小时办结,特殊业务占3%,基本实现了当日办结。经测算,每年为群众节省的中介费、担保费等上亿元。

组建行政审批局简政放权

临沂市成立行政审批服务局工作小组,制定了《关于深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组建行政审批服务局的工作方案》,以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为核心,以提高政务服务水平、方便群众办事创业为导向,以精减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公开审批标准、规范审批行为为重点,深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目前工作正在扎实有序推进,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将于12月底挂牌成立。

10个专班推进优化营商环境

今年9月,临沂市印发《临沂市加快“一次办好”改革工作推进方案》。市政府成立临沂市“一次办好”改革推进工作组,负责研究解决推进“一次办好”改革中的重大问题。对应优化营商环境10个专项行动,分别成立10个工作推进专班。

┬相关链接

本次活动由中国(临沂)花木博览城独家冠名。据了解,中国(临沂)花木博览城项目位于罗庄区湖北路与祝丘路交会处,总占地700余亩,总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由亿峰达(北京)投资有限公司负责开发建设,临沂亿峰达园林苗木市场有限公司负责管理运营,项目总投资10亿元人民币,定位国内一线花木综合交易市场。博览城于2015年8月正式运营,包含精品假植区、园林苗木交易区、精品桂花展示区、精品盆景区、水族交易专区及大集交易区等各类经营户1500余户,农历逢五逢十,鲁南传统的苗木交易大集在项目内交易,平均日成交额500万元,带动临沂周围20万亩花木产业种植,极大地提高了广大花木种植户的收入。

2018年,博览城以罗庄区政府主导的国际花卉生态产业城为契机,贯彻政府引导、依托建设南部两大生态防护轴、十大城市公共绿地公园,打造“一湖一谷一园一街、十市场三基地两中心”千亿级国家级花木产业集群地的政策,以市场主体为支撑,规划筹建了“鲁南花木产业集群产业整合先行试验区—鲁南花鸟鱼宠市场”,业态涵盖沿街配套、鲜花绿植、红木家具、根雕奇石、工艺陶瓷、水族用品、宠物及用品等,努力打造集花木产业观光、休闲、科教、体验、交易五大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花木产业集群,为繁荣美化周边环境、壮大地方经济实力、拉动劳动力就业等方面做出积极的贡献。

Email、微信、短信等多种方式邀您荐字

为方便市民参与,沂蒙晚报开通三种推荐途径:1.市民可拨打热线电话8966111,或者通过手机短信方式,编发你所推荐的汉字及理由到沂蒙 晚 报 记 者 手 机13188728807。2.发送电子邮件至 ymwbhanzi@163.com推荐,同时简单说明你的理由;3.通过沂蒙晚报官方微信(扫码关注或直接搜索公众号“沂蒙晚报”、“我的临沂我的城”)后台留言,或者微博@董立军推荐,并介绍选择该字的理由。

本版文图 记者付茜

新闻推荐

省人大法制委员会 来临沂市开展立法调研 王顶岐带队 杜德昌陪同

本报12月12日讯(记者贾路杰)今天,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顶岐带队来临沂市就《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促进条例(草案)》和《...

临沂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