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 打造“五个中心”培育发展新动能
□本报记者 刘福伟 通讯员 王金贵
经过建区23年来的发展,河东区已经站上新的起点。去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是建区时的9.1倍、34.5倍,是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著名的中国温泉之城、中国五金产业工贸城和中国脱水蔬菜加工城。走进新时代,临沂市委、市政府提出在沂河、沭河之间谋划建设新旧动能转换国际生态新城,临沂由“沂河时代”迈向“两河时代”。
如何抢抓这个机遇,重塑新优势、再造新辉煌?河东区紧抓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战略机遇期,立足建设新旧动能转换国际生态新城,精准定位,科学布局,确定了“一城引领、三廊带动、五区集聚、全域协同”的新旧动能转换发展布局和“343”产业培育计划,着力在打造生态宜居、医养健康、文体旅游、总部物流、科教创新“五个中心”上下功夫,不断集聚发展新动能,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今年前三季度,全区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1亿元、增长13.3%,总量、增幅分别居全市第5、第6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6.5亿元、增长9.3%,总量、增幅分别居全市第3、第2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3%,居全市第6位。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该区坚定走绿色发展之路,加快打造“生态宜居中心”。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区域协调、城乡一体,扎实推进生态大水网工程、绿色大交通工程、棚改旧改工程,优先布局教育、医疗、养老、公园等公共资源,吸引国内一线和区域龙头企业入驻,打造一批高品质社区,大美新临沂美丽河东区日益成为令人向往的新家园。
该区坚定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全力打造“医养健康中心”。充分发挥汤头温泉资源等优势,做足优势文章,抢抓大健康产业发展机遇,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以打造医养健康中心为引领,以全省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区、省级健康服务业创新发展试验区为平台,全力打造医疗产业园、医养产业园和医药产业园,着力构建“一心引领、两区承载、三园集聚”的医养健康产业总体布局。目前,该区已集聚山东煤炭临沂温泉疗养院、华东太阳城、金秋养老、鲁商国际健康城等一批医养健康项目,市第五人民医院即将启用,市人民医院将在河东建立综合性医疗区,全力打造医养健康之城。
作为中心城的中心区,河东区资源禀赋和生态优势明显,东夷文化、商业文化、红色文化、温泉养生文化、体育文化根深叶茂。该区做好协调发展大文章,全面打造“文体旅游中心”。坚持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两区同创”,按照点、线、面结合的发展思路,抢抓乡村振兴重大战略机遇,着力补短板、拉长板,重点沿沂河、汤河、沭河3条生态走廊,大力发展近郊旅游、生态观光休闲旅游。今年以来,已成功举办百里沂河水上运动挑战赛、迷你马拉松、名家大写意花鸟画展等文体旅游赛事,全区前三季度共接待游客27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6亿元。
河东区位优越,开放繁荣,富有活力。该区发挥交通优势,着力打造“总部物流中心”,重点沿北京东路和滨河东路,加快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现代金融产业,打造立体经济园区。全面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借助铁路、公路、航空“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优势,加快建设公铁联运物流产业园、航空快递产业园、国际空港物流产业园区,布局“一带一路”物流网络,建设商品分拨中心、供应链服务结算中心。今年前三季度,该区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183.3亿元、物流总额292.4亿元,分别增长33%、8.4%,均位居全市第二位。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该区按照市委、市政府规划河东区承接全市科教文创功能的定位,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打造“科教创新中心”。抢抓市委、市政府“东进”战略机遇,以建设临沂国际生态新城为目标引领,积极跟进对接浙大、哈工大和中科院等高等院所设立分校或建立研究院,加快布局科教、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文化创意产业,全力打造“沂蒙智谷”。目前,张江生物、中科曙光等一批科技创新型企业落地,中科(临沂)创新园开园启用。市委党校新校区总投资10亿元,规划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将成为面向全国开展党性教育、弘扬沂蒙精神的重要窗口,预计明年“七一”建成并投入使用。以临沂农业科技职业学院、临沂理工职业学院落地而带动的相公现代教育城连片整体开发,拉开了新时代河东区“东进”发展的新局面。
新闻推荐
□伍国梁报道本报临沂讯与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临沂大学等高校在教学培训、创新创业、农业技术等方面的...
临沂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