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出游 一路吃自带干粮

齐鲁晚报 2018-11-16 05:36 大字

本报记者王逸涵

当年,想要从临沂的沂蒙山区回到江苏扬州老家,何庄龙要花费一天一夜的时间。早上五点先要从临沂坐上12个小时的汽车到徐州,在徐州坐火车以后要转长途车,最后再要坐船渡江才能到达扬州。“前后要几十个小时。那种旅途的疲乏感是空前的,时间的耗费也令人觉得可惜。”

何庄龙告诉记者,“当时对许多人来说,旅游还是一个陌生的词,对于信息闭塞的人们来说,所谓的出门旅行更像是一种猎奇体验。”能和景点的标志性建筑合个影,然后在旅游景区附近勉强住上一家条件简陋的小旅馆,一路吃着自带的干粮,这是上世纪80年代的“典型”旅游,完全没有任何舒适放松、度假休闲的美好体验可言,即便如此,这样的“奢侈”,也足以让绝大多数人羡慕。

或许谁也不会想到,40年后旅游竟会与自己的生活产生如此紧密的联系。“如今旅游不再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普通大众已成为旅游的主体,我的小孙子两三岁的时候就坐高铁动车去过天南海北很多地方了。”何庄龙说。随着社会的飞速进步,人们的旅游观念也在不断转变,从“舍不得一个子儿”到“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说走就走”,在何庄龙看来,曾经“旧时王谢堂前燕”的旅游,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件必需品,更是一种“人民美好生活的常态化表现”。

旅游饭店成城市文明标签

今年是改革开放的第40年,作为旅游业基本要素的饭店行业也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巨变。据何庄龙介绍,1978年由于饭店数量不足,当时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每天都有许多外国客人住不上饭店,甚至出现从北京到天津、从上海到苏州住宿的情况。“改革开放之初,我国饭店数量非常少,质量也不堪一提,住宿需求很难满足。”他回忆说,“那时候我偶尔外出住宿,大都是住招待所,而住招待所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单位的介绍信和身份证明是必须要有的,如果不小心弄丢了介绍证明信,招待所是绝对不会通融的,只能找个地方凑合一晚。”

后来旅游住宿短缺问题逐步缓解,在不断的变迁中,“证明信”早已成为历史,如今的旅游饭店不仅成为了城市的文明标签,也是一扇对外开放的亮眼窗口。何庄龙介绍说,“近10年来,饭店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新业态发展势头强劲,国内一部分高星级酒店的硬件设施、管理理念和服务水平已完全不逊色于国外发达国家了,越来越多的游客跨进了旅游饭店的大门,我国正在实现从世界饭店大国向世界饭店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真的得说,感谢改革开放的好政策,让我们看到了美好生活的希望,有了奋斗前行的动力,也点燃了我们那个时代很多人的梦想。然而新的形势和任务也在等待我们去破题,去创造新的历史。”何庄龙说。

新闻推荐

中央和国家机关党校 秋季班来临沂市 开展党性教育

本报11月14日讯(记者徐洋)今天下午,中央和国家机关党校2018年秋季学期学员赴临沂开展党性教育开班仪式举行。市委常委、组织...

临沂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