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临港区:点点滴滴民生情

临沂日报 2018-05-08 09:31 大字

如今,许多故地重游的远客和回到家乡的游子一到临沂临港区都会赞叹不已:大山变得更绿了,环境变得更美了,村容村貌整洁了,家里有了产业,老百姓展现着不一样的精气神。

家乡的变化得益于临沂临港区的跨越发展。近年来,临沂临港区内强外拓、奋力赶超,紧紧围绕打造临港产业引领区、改革创新先行区、生态宜居示范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极“三区一极”目标,持续加大民生投入,着力抓好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重点工作任务,全区经济社会稳步发展,描绘出一幅“创新活力、生态宜居、和谐幸福”的多彩画卷。

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地处大山深处的坪上镇大山河村,曾经基础设施落后,群众收入微薄,随着进村道路的硬化拓宽,大山河的发展驶入快车道。“原先要花 1个多小时才能到镇上,现在用不了20分钟。”大山河村村民滕敦雪指着家门前拓宽的柏油路说。

通村道路建设成为大山河村全新蜕变的第一步。随着通村柏油路、通组砂石路、入户水泥路的建设完成,大山河村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旧庄院改造、旱厕改造等一系列惠民举措让村容村貌变了样。大樱桃产业发展起来了,老百姓的日子红火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村子富起来了。

大山河村的变化只是近年来临沂临港区农村发展的一个缩影。临沂临港区依托乡村振兴战略,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目标,抓好“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和棚户区改造项目,加快改善路、水、电、暖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教、文、卫等公共服务保障,为群众提供便利、舒适的生活环境,群众生产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在临沂临港区社会福利中心项目建设工地上,建筑工人正紧张有序地进行内墙、外墙及真石漆装饰施工。“目前,工程建设已经接近尾声,预计今年年底前投入使用。建成后,将成为集医疗、养护、康复、托管、救助为一体的医养服务中心。”项目负责人说。

社会福利中心是临沂临港区民生事业发展中的浓重一笔。教育、卫生、社会福利事业关乎千家万户,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临沂临港区坚持民生优先、发展共享理念,围绕“学有优教”集中集约利用教学资源,完成临港三中、四中、六中3所中学搬迁并校工作,支持临港一中争创沂蒙名校。今年内完成临港实验中学配套设施建设,俊城实验小学、金龙河小学、各镇中心小学续建和提升改造项目,改建4个镇中心幼儿园,新建3所幼儿园,实现了社区公办幼儿园全覆盖。围绕“病有良医”,启动了区人民医院、区社会福利中心等一大批建设项目,新建、扩建多处村级卫生室。通过项目的实施,优化了教育资源布局,推动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升了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条件,进一步保障和改善了民生。

扶贫产业方兴未艾。坪上镇厉家寨农民卖大樱桃的钱装进了口袋,壮岗镇砚柱村的村民在查看蓝莓长势,团林镇西团林村的村民在采春茶,朱芦镇刘家东山村的村民在温室高效大棚里忙着采摘西葫芦……

随着交通越来越便捷,原本制约群众发展产业的瓶颈被逐一破解,在传统种植业发展的基础上,临沂临港区因地制宜加快现代特色农业提质增效,依托厉家寨万亩樱桃园、团林临港春秋茶博园、朱芦彩沟茶叶观光园、博海蓝莓基地等项目,大力发展休闲采摘、民俗体验等农业“新六产”,建设了壮岗万亩甜茶、彩沟茶文化园等两处“田园综合体”项目,推动经营方式由小散弱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通过农户自身培养,对外引进懂农业、爱农村的产业人才,龙头企业与贫困户签订种植、养殖合同,成立合作社抱团发展等措施,带动了贫困户发展致富产业,实现了脱贫致富。

一项项改革措施和创新成果点燃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一个个特色优势产业鼓起了群众的“钱袋子”,一件件民生“大礼包”成为人们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在经济社会发展新的起点上,临沂临港区力争城市建设得更美丽、乡村发展得更富裕、群众生活得更幸福。

记者 徐梦 通讯员 郭琪 

新闻推荐

孟庆斌调研罗庄区和高新区

本报5月5日讯(记者柏建波)今天,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孟庆斌到罗庄区和高新区现场调研环境保护、新旧动能转换等工作。在罗庄区,孟庆斌首先来到红日化工积存磷石膏堆现场,仔细听取有关情况汇报。他要求...

临沂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