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茂玲:三十载助力山乡果飘香
蒙阴县果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张茂玲,1988年从山东农业大学果树专业毕业后,从事果树技术推广工作已30余年。回顾这30多年来时路,既有无奈的酸,更多是结出硕果的甜。
“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许多农民不识字,对新知识接受能力差。每次举办学习班,多数农民是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担心种出桃子卖给谁。”张茂玲说,一开始很多农民对学习不上心,但有一些头脑活络的人跟着学,她就给这些农民提供优良品种苗木、技术指导。“先吃螃蟹”的农民成功了,成为带头户。张茂玲和同事反复做示范,组织农民观摩,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形成了家家户户种果树的局面。
“10年前,蒙阴桃树多为品种单一的红桃,价格不稳定。县里决定引进黄桃新品种。当我们让果农把处于盛果期的红桃砍掉,改种黄桃时,很多果农根本接受不了。”虽然遇到挫折,但3年后,黄桃每公斤卖价比红桃高出6倍多。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蒙阴县果园面积达105万亩,年产果品15亿公斤,实现产值50多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超过1万元;全县蜜桃71万亩,居全国首位,80%的山地丘陵种蜜桃,80%的果农收入靠蜜桃,一棵棵果树成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
作为一名农技推广人员,张茂玲常年在一线和农民打交道,翻山越岭,风吹日晒。以前,张茂玲骑自行车到最远的村,来回要40多公里,一年去十几趟。但张茂玲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农民增收后脸上的笑容,是我们农技人的初心和使命。”
近年来,蒙阴县引进果树新品种70余个,实现了品种周年供应。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制定“蒙阴蜜桃”“蒙阴苹果”生产标准,建立示范基地50万亩。“蒙阴蜜桃”“蒙阴苹果”通过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蒙阴蜜桃”位列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前十强,品牌价值达266亿元。依托105万亩果园,大力发展“互联网+”“旅游+”“生态+”等新业态、新模式,让产区变景区、果园变公园。以花果、生态、红色文化为特色的“红色果乡游”,每年接待游客200多万人次,产值超过10亿元。如今,果业成为蒙阴强县富民的绿色产业、支柱产业,10万户果农通过种植果树走上了发家致富的路子。
“科技人员更要走出实验室、办公室,融入生产第一线。只有到了田间地头,才能发现并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张茂玲说。产业发展离不开科技支撑,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必须打通科技推广的最后一公里,让农民掌握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并转化为生产力。
“全县有40万果农,县里通过党建可视化平台邀请专家进行网络培训,最多的一次有1.2万名农民参加,非常受欢迎。我有好几个微信群,每个群有300到500人,群里有专家、技术员、农民,还有销售的、加工的、卖种子苗木农药化肥的,只要农民有需求,马上就有人解答。”通过自身实践证明出的好点子,张茂玲非常欣慰。
面对整个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的困难,张茂玲通过整合农业项目,带动全县果业向标准化、优质化、品牌化、智慧化方向发展。实施产业扶贫,3年共帮助4320户贫困户发展果园6036亩,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为1500名贫困人口提供就业岗位,为贫困村、贫困户新发展果园提供特色技术支持。加强长三角地区“果篮子”建设,不断提升“蒙阴蜜桃”“蒙阴苹果”果品品质和品牌影响力,为早日实现乡村振兴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
□临报融媒记者 丁立国 通讯员 张圣虎
新闻推荐
3月20日,游人在蒙阴县旧寨乡大洼村百年杏园踏春赏花。当日,旧寨乡“喜迎建党百年·相约杏福旧寨”第六届杏花节开幕。连日...
蒙阴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蒙阴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