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住支部“牛鼻子” 铺就合作社发展“好路子”

临沂日报 2021-03-23 09:11 大字

为推动果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带领群众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引领群众实现共同富裕,蒙阴县云蒙湖生态区北太平社区先行先试,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路径,实现了村集体与群众紧密联结、抱团发展,趟出了一条“支部有作为、党员起作用、群众得实惠、集体有增收、农村有奔头”的多赢之路。

村民吃下“定心丸”

为解开群众心中对于合作社的疑惑,充分发挥群众“主力军”作用,北太平社区通过多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结合入户宣传讲解、村级广播、悬挂条幅等多种方式,让群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合作社、认同合作社、加入合作社。生态区主要负责人多次到村调研,和村党支部一起探讨合作社发展方向,为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谋出路,先后组织6批180人次外出参观学习,召开村民大会3次,使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深入人心,极大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动力。

头雁引领 雁阵齐飞

经多次实地参观学习、借鉴成功经验,结合实际情况,立足于社区新农村建设,利用腾退的260亩集体用地和石龙湾湿地旅游项目建设,以及标准化的市场交易场所,北太平社区成立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联合社,下设鑫平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祥平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顺平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磊城建筑有限公司,现已全部完成挂牌。北太平社区村党支部书记石立平依法兼任理事长,村“两委”成员依法进入管理层。因地制宜选准蜜桃、葡萄等经济作物,深入推进“联合社+合作社+企业+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最大限度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共谋发展,共同创业,共享成果。同时,村“两委”干部积极发动、带头入社,调动群众入社积极性。将党支部的政治引领、合作社的抱团发展、群众的能动作用等要素有效融合,实现了“支部有作为、党员起作用、群众得实惠、集体增收入”。

完善制度确保运转有序

充分发扬民主、充分讨论、依法制定合作社章程,该村经过多次召开党员大会、群众代表大会,充分征求意见,制定章程,以章程加强内部管理,加强档案管理,实行社务公开。

推进合作社过程中,在征求生态区党委政府、村民和村“两委”成员意见基础上,最终敲定了村民入股方案,采用土地入股、资金入股的方式按照社员每股100元,每个社员入股上限不得超过2万元,持股占比不得低于40%,合作社管理人员、其他专业大户等单个成员持股占比不得超过10%的入股方式参与合作社经营,从源头上防止“大户垄断”等问题,确保群众增收真真正正得实惠。

在利润分配上,提取20%用于合作社发展资金、5-10%用于合作社奖励资金,70%用于社员分红。目前,以地入股53户、150余人;以资金入股130户、200余人,其中包括前期确立的1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

提高品质科学经营

为提高果品质量,合作社采用有机肥代替化肥,并成立农药化肥物资超市,统一配置农药和有机肥,大大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多次邀请专家到社区开展农民技能人才培训会,并与金葵农业达成合作,为合作社提供技术支持。完善了电商平台和电商直播间,建立化验室用于测土施肥。

目前,合作社已发展土地220亩,葡萄大棚一个,占地8000余平方米,6个温室大棚用于蜜桃和葡萄种植。购买桃苗6600棵、葡萄3300棵,有机肥533吨,计划投入30万元购买农业器械。

现在,在葡萄大棚里,社员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耕地、施肥;温室大棚正在进行桃树授粉。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正在慢慢步入正轨。

人人参与盈利分红,与农户风险共担,不断吸引农户加入党支部领办下的合作社,让农户由“要我干”向“我要干”转变,北太平社区走出了一条“支部引领合作社、合作社促进产业、产业富民强村”的新路子。

梅青霞

新闻推荐

临沂科技职业学院与蒙阴县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本报讯(临报融媒记者孙振)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三步走”路径,聚焦县域特色产业、政策资源,更好地发挥临沂科技职业学院人...

蒙阴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蒙阴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