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红土情 高军革命题材小说创作浅评
高薇
在2020年著名的《小说月刊》为高军开设单月沂蒙红色题材系列小说专栏后,从2021年第1期开始,《天池》杂志又开设高军以沂蒙山这片红土地为背景的革命题材小说专栏,每月推出2篇,全年将发表24篇。生长于沂蒙山区这片红土地上的高军,多年来对革命题材小说情有独钟,创作了大量这类作品。他描写孟良崮战役中许世友关心群众的小说《紫桑葚》,在2007年就被语文出版社编入全国通用小学课本《语文》(五年级上册),一直在十几个省(区)使用,为他带来巨大声誉,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与他从小受到的影响和多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三部半书的红色启蒙。高军小时候生活在孟良崮山下,七十多年前这里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孟良崮战役,他从小就是听着革命故事长大的。那时候他家后面住着一位善讲故事的老人,每到夜晚他就和小伙伴们去听老人讲故事,老人讲的最多的是革命题材长篇小说《儿女风尘记》,故事中小马一家的悲欢离合深深打动了他幼小的心灵,就在听老人讲述的过程中,他也激动地向父亲讨要书看。
“你听的《儿女风尘记》是一本长篇小说。”父亲一边说着,一边踩着凳子从高墙的一个担板上取下几本书,父亲将书递到他手里说:“只有自己读书,才会知道更多的故事。”
那几本书中就有《儿女风尘记》,另外还有《新儿女英雄传》《苦菜花》和一本缺少上册的《战斗的青春》(下)。这三部半书让他如获至宝,他从此开始磕磕绊绊读起小说来。那一年,他刚上小学三年级。
晚上,昏暗的煤油灯下,他如饥似渴地读着那三部半书,不认识的字就问,用了几个月时间,他竟然将这三部半书啃完了。就是这些革命故事,在他面前燃起一束亮光,这亮光就像一粒种子,埋在了他幼小的心田里。从此,他爱上了革命题材的文学作品,见了这类书就找来阅读。
勤学苦读筑就飞翔梦想。读中学后,他仍然时常沉浸于自己的梦想里,但那时看不到几本书。有一次他发现一位女同学有本《战斗的青春》(上),就激动得不得了。那时候男女同学都不说话,但他还是在回家路上鼓起勇气向女同学借书。
考上师范后,城里的新华书店让他大开眼界。他怀着一颗激动的心,每周都往新华书店跑好几趟。那时候学校管吃住,但周末伙房停伙,学校会把一天半的生活费六毛五分钱发给学生。高军离家远,周末很少回家,他一般用五分钱买一个腌菜疙瘩,再花两三毛钱买块锅饼,一天半的吃饭问题就解决了,省下的钱攒几周就能买本书。像《红日》《铁道游击队》《红岩》《林海雪原》《暴风骤雨》《红旗谱》等长篇小说,都是在那时买的。有时书店来了新书,但兜里钱不够,高军就让售货员拿过来看,有一次他一周去了三次新华书店,为的是看一本自己买不起的新书,当他让售货员隔着柜台拿第三次时,售货员生气地一转身走了。
师范毕业后高军被分配到重山公社(今属蒙阴县)当了一名老师,他的工资除留下点生活费外,全都用来买了书。他所工作的地方离公社驻地有四五里路,每到周末,他从不急着回家,而是先往相反方向的重山,到供销社的卖书门头看看是否有新书,然后再回家去。
多年的勤学苦读让他拥有了丰富的知识和写作的才能,小时候的梦想在心里蠢蠢欲动,于是他开始拿起笔来,一篇篇作品写出来,但投稿后大多石沉大海。
坚守初心,作品遍地开花。后来高军调到乡镇党委当了秘书,工作是非常忙碌的,但他忙里偷闲从没停止过买书读书,这期间他也一直坚持革命题材的文学创作,发表了《叫好》《相片》《绣花烟包》《石蛹》等。
1999年初,他调到朱家里庄乡工作,后来这个乡与依汶乡合并为依汶镇。朱家里庄是一个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村庄,战争年代有大批青年走上革命道路,沂南县第一个党员朱寿年就是朱家里庄村人,朱寿年也是沂水县第一任中共县委书记。高军不放过任何走访挖掘红色历史文化的机会,因为他心里有一个红色文化情结。有一次他在采访中得知,自己妻子的伯父早年就牺牲在这里。妻子家离这里只有几十里路,多年来家人只知道他是烈士,却从不知他具体是怎么牺牲的。这次采访对高军触动很大,也激起了他强烈的创作欲望。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沂南发生的战斗不计其数,有多位高级别的领导干部在这里战斗生活过,人民军队和群众铸造了深厚的情谊,他觉得自己有责任担负起挖掘红色故事、传承红色文化的担子。在采访调查的同时,高军又翻阅了大量资料,开始着手创作系列红色小说《红荷包》等。这些小说一经发表,就引起强烈反响。特别是《紫桑葚》发表后,很快被《小小说选刊》《读者》选载,还被选入多种选本。
俗话说天上不会掉馅饼,平日里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笔记本和书,一有空闲就拿出书来读,一有感觉就马上记在本子上。如今,读书写作已经成为他的生活常态。
2017年冬天,高军在济南上大学的女儿生病住进医院,当妻子陪护女儿的时候,他就在医院走廊和大厅里读书和构思小说。女儿住院一周的时间里,除晚上睡觉外,他就一直守在医院大厅走廊里,因为平时有大量积累,那几天里他在买来的一个笔记本上用圆珠笔完成了多篇小说草稿。后来,这些作品都发表在国内一些知名刊物上,有的还被翻译到国外。
高军的红色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类描写在沂蒙山区战斗生活过的领导干部,一类描写战争中沂蒙百姓的无私奉献。第二类中更独具特色的是写沂蒙红嫂的小说,他塑造了多个乳汁救伤员的红嫂形象,她们有的是用乳汁为伤员疗眼疾,有的是用乳汁治伤口,还有的用乳汁做药引子……汗水浇灌出累累果实,几十年来他勤奋写作,已经出版的10本小说集中收入了100多篇红色小说。被《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读者》等选载的也有近百篇。
这些红色小说为高军赢得声誉的同时,也给他带来巨大压力。创作这么多小说后,在内容和写法上再有所创新实在是难事,但他凭着坚定的信念和一往无前的追求精神,从别人忽略了的细微因素中挖掘,寻找独特和新鲜的细节,创作出一系列具有鲜明特色的红色小说作品。
高军对沂蒙山的山山水水和一草一木,对这片充满无私奉献精神的红色圣土,有着一种极深的感情。从他笔下的每一篇沂蒙红色小说里,都可以读出一种坚定不移的信仰,以及深长而庄严的爱党、爱军、爱国之情。
新闻推荐
2020年,电商直播带货风头日盛,各大平台电商主播频上热搜,在众多热闹的电商带货直播间里,少不了一个“现象级景象”——县长带...
蒙阴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