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阴街道: 创新实施“五微”工程 志愿服务无微不至

临沂日报 2020-12-22 09:36 大字

本报讯 (临报融媒记者 丁立国 通讯员 吕昕)近年来,蒙阴县蒙阴街道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着力构建党建引领、政府主导、居民自治、社会协同的社区治理新机制,坚持“居民有所需、社区有所为”,创新实施“五微”工程,用精准高效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赢取居民信任和支持,提升社区有效治理。

多元微治理,多方参与齐抓共管。以城市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建立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由社区党组织书记任站长,将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企业、开发商、“双报到”单位、驻区单位、非公企业、社会组织等部门单位全部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员,成员单位均成立志愿队伍。制定《联席会议制度》,每月召开一次成员联席会议,共同协商解决居民的难事、急事,做到群众“点单”,成员及时“接单”。目前,已协调解决小区停车难、毁绿种菜、老旧小区改造等“老大难”问题130多件,完成共驻共建项目81个,累计举办“五小”进社区活动20余次,切实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

社区微服务,以民为本破难疏痛。成立“红领书记”、社区干部、社区工作者等信息收集队伍,划分网格,专人联系,组织开展“走遍社区”活动,利用QQ群、微信群等平台,收集居民诉求,及时推送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员单位,相关单位根据自身职能及时“接单”。汶河社区辖区内的棉纺厂家属院,建成于20世纪70年代,是典型的“三无”小区,环境脏乱差、高压线路漏电、下水道多年堵塞、围墙坍塌等历史遗留问题让居民住得窝心。社区新时代文明站成立后,及时收集和发布居民诉求,综合行政执法局、供电公司等职能部门及“双报到”单位、网格包扶单位主动“接单”,投入100余万元,消除了用电安全隐患,疏通了下水管道,修复加固了围墙;成立由居民小组长、居民代表组成的物业队伍,实现老旧小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得到居民的广泛好评。

点亮微心愿,心手相牵圆梦共建。创新“微心愿”六步工作法,实现精准志愿服务。线上线下收集。利用QQ群、微信群等平台“线上”收集,通过“走遍社区”入户走访“线下”收集。汇总研判审核。汇总审核分析,形成社区居民“微心愿”库。多方联动认领。社区和“双报到”单位、在职党员、采取“一领一”“多领一”等方式,主动“接单”。扎实组织实施。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员单位志愿队伍成员主动进社区亮身份,通过多种形式帮助居民实现“微心愿”。及时跟踪回访。通过座谈、走访等方式,定期回访,了解“微心愿”办理情况。六是线上线下公示。每季度对“微心愿”达成情况分析汇总,在社区“回音壁”、公开栏等公示。通过点亮“微心愿”,真正实现干群“心连心”“一家亲”。目前,已收集“微心愿”203个,正在实施48个,完成143个。

文化微课堂,文明传承凝聚人心。面向社区儿童、妇女、老人等重点群体,协调整合各类资源开设4个课堂,用丰富多彩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传递文明、凝聚人心。少年儿童课堂,定期开设亲子阅读、科普大篷车、一周一主题手工DIY等内容,邀请成员单位志愿者大手拉小手,让孩子拥有一个多彩快乐的童年。妇女家政培训课堂。联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员单位商务局、银桥技校等机构,为社区妇女开设育婴、面点、电商等培训,为妇女创业就业提供精准服务。老年文体课堂。联合老年大学、社区文艺骨干开设广场舞、二胡、书法等文体课,让老年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感受到夕阳无限好。物业培训课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邀请消防大队、住房保障中心、民政局等单位定期开展物业技能和服务培训,外出参观学习,打造“邻里之家”暖心物业品牌。

邻里微互助,守望相助温情关爱。搭建“邻里互助、守望相助”互助平台,组织居民开展“有事儿您说话”“大家一起搭把手”、邻里拉呱会、邻居节等活动,由“生人社会”变“邻里之家”,让“远亲不如近邻”成为常态化。发挥在职党员、社工、热心居民、退休老干部等群体作用,文昌社区成立“萤火虫”“常青藤”“五色花”等8支群众身边的志愿服务队,围绕社区环境、邻里纠纷、民生小事等方面提供多样化互助服务,形成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的良好氛围,让社区生活充满温度。目前,累计举办各类互助活动40余次,邻里之间结对帮扶解决问题60余件。

新闻推荐

蒙阴“互联网+监管”提升治超精准度

□记者赵德鑫通讯员张圣虎包汉太报道本报蒙阴讯今年以来,蒙阴县围绕贯彻省委九大改革攻坚行动部署,通过“互联网+...

蒙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蒙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