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人和报纸结下机缘,报社十几年前送的电脑还在 父亲订报养兔,儿子装上农村大众App

农村大众报 2020-05-13 15:03 大字

冯超和父亲发明的自动喂养系统。4月28日下午,在蒙阴县坦埠镇东西崖村佳玉家兔养殖专业合作社,冯超正按照从网上收到的赤松茸订单,打印发货。这家合作社是冯超的父亲冯家玉创办的。因为父亲身有残疾,冯超大学毕业两年后,于2012年从青岛返乡帮父亲经营合作社。2017年父子俩新上林下赤松茸和黑木耳种植项目。2019年11月,冯家玉去世,冯超继续经营这些项目。

据冯超介绍,冯家玉发展家兔养殖,是受农村大众报影响。多年前,冯家玉从农村大众报上看到养兔方面的知识和有人养兔致富的事迹,决定尝试养兔。1996年,他的一个在兔场工作的亲戚送给他3只良种长毛兔。靠着这3只长毛兔,冯家玉的养殖场慢慢壮大。为了提高养殖技术,他订阅了农村大众报。2001年,冯家玉自费到济南参加了《农村大众》科技推广网成立大会,这让他眼界大开,更加坚定了干事创业的决心。从济南回来后,他利用在会上获得的信息,改良兔种,扩大规模。为了帮助身残志坚的冯家玉查阅网上信息,那年,农村大众报赠送给他一台电脑,至今仍在。此后,冯家玉的种兔场稳步发展,2003年被评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蒙阴县国家‘沂蒙’长毛兔示范区”示范户,通过了县畜牧部门规模化标准化示范场验收。佳玉合作社成为集长毛兔养殖、良种繁育、兔病防治、饲料加工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实体。

多年来,冯超和父亲积极参加助残活动,累计为2000多人培训养殖技术,为30多残疾人户发放长毛兔种兔200余只,为21残疾人户免费发放6300只黑木耳菌棒,并为他们提供黑木耳和赤松茸的养殖技术培训。

2015年和2016年,父子俩分别研制了一种自动喂养设备和自动粪尿分离清除装置,实现了极短时间内完成全兔场喂料目标。这两项装置都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冯超1987年出生,大学毕业。和父亲相比,他在经营理念和行事风格上有不同,但相同的是,都喜欢《农村大众》。除了电商应用,冯超的手机上还有农村大众App,微信里关注着农村大众报公众号。他说:“我现在是标准的新农人了,农村大众报一直是农业政策、科技、知识的推广者和传播者,手机时代,我和农村大众报的联系更加紧密了。”

在冯超的电商办公室里,记者看到了靠墙的一个架子上摆满了他和父亲获得的荣誉证书和奖牌。其中属于冯家玉的有山东省残疾人联合会颁发的“山东省残疾人就业扶贫优秀基地”和农村大众报颁发的“2010山东三农风云人物”的铜制奖牌等。属于冯超的有“2019年度蒙阴最美‘青年创业之星’”和“2019坦埠镇电商创业新星”等证书。“我和父亲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但我会争取通过自己的努力,尽快取得更好的成绩。我也希望农村大众报能成为我前进道路上的良师益友和见证者。”冯超说。

农村大众报记者唐峰

通讯员张圣虎

新闻推荐

临沂大学乡村振兴学院 签约奠基

本报4月20日讯(临报融媒记者丁立国通讯员周帅)今天,临沂大学乡村振兴学院在蒙阴县岱崮镇签约奠基。仪式上,临沂大学与蒙阴县...

蒙阴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