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老干部工作“双先”表彰巡礼 优化创新教学环境 提升老年教育水平 开拓进取中的蒙阴县老年大学
□临报融媒记者 李文梅
通讯员 杜明
蒙阴县老年大学自1994年7月创建以来,坚持抓管理、促教学、谋发展、求创新,积极推进规范化示范校创建工作,努力推动县域老年教育扩面升级和深层次发展。学校现开设有9门实体课、3门远程课,拥有1个阳光艺术团、1个师生志愿团队和6个老年“活动沙龙”。在学校影响和带动下,县域乡镇街区已建有10所老年大学分校,近50个村居社区老年学校(教学点)。全县在册老年学员达2600多人,县乡村三级老年教育网络建设稳步推进。
强化内部管理,优化专业配置,营造和谐有序的教学环境
坚持面上引导与鼓励个性相结合,发扬民主与执行制度相统一的人性化管理。学校建立完善了校委会例会、教职员工岗位职责、学员守则、教学与班级管理、第二三课堂及课外活动、社团建设、卫生值日以及班委会职责、考勤与考核等十几项制度。
坚持校外选聘与自己培养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高质量师资建设。学校除了继续从社会各界选聘部分专家执教外,还通过事业编大学生考录,先后考选了部分专业专职教师,建立起正规的师资库,使师资力量呈现“多条腿”走路的良性格局。
坚持学校正向引导与学员自我管理相结合,提高素质与服务社会相统一的办学理念。通过建立班委会、兴趣小组和艺术团体的形式,发挥班委成员与团队小组的作用,引领全体学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鼓励学员走出校门开展广泛的志愿服务,传递正能量。
坚持稳定传统专业优势与开发新兴专业相结合,需求与供给相协调的专业配置方向。学校根据学员需求取舍课程,保留了音乐、二胡、书法、国画等9大骨干常设专业,造就了一大批志愿服务特长人才。省老年大学远教网接通后,新增开3门远教课。
寓教于乐,多做结合文章,致力造就新时代“健康老人”
学校始终将提升学员的政治素养、思想境界、人格修为和道德情操作为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贯穿于教学活动全过程。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主题活动。针对形势任务和老同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不定期聘请有关领导、学者、行业名人来学校举办多种形式主题教育活动,或者引导学员专业团队走出校门开展“送文化下乡”“联谊进社区、进军营”、敬老助残等主题活动,展示风采。
牢牢把握学员思想动态,倡导“和谐校园”建设。针对老年学员个性、气质类型迥异的特点,学校贴近老年学员的思想实际,致力建设“和谐校园”,打造友爱志愿团队。也为县域老龄社会的养老实践提供了新型方案。
立足所学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精心营造浓厚“校园文化”气氛。为全面体现老年大学的精神,集中展示老年大学的办学质量和特色,学校注意发挥党员学员的“头雁作用”,引领学员利用所学知识和兴趣爱好,通过举办友谊竞技、书画展览、主题笔会、文艺创作与表演以及自办宣传板报等渠道,展示所学、检验成效,不断丰富老年大学“校园文化”。
远程老年教育实验与资源开发逐步深化,老年教育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不断取得新成果
为充分利用现代数字科技与信息化发展的成果,借助计算机、互联网及掌上信息终端等设施设备开展远程老年教育,精心装修配套教室。学校先后投资20多万元,接入有线数字网络,添置远程教育电脑、LED平板电视、投影仪和音响设备。对两间教室进行高标准装修,同步配置80寸液晶可触摸电视及多媒体电教设备。在此基础上,尝试扩大县域远程老年教育覆盖面,将抓老年教育工作的重心聚焦乡镇街区、村居(社区),推进乡镇街区、村居(社区)老年教育新一轮发展。
认真贯彻上级精神,出台县域专项文件。为贯彻落实《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关于加快发展老年教育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起草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县基层老年教育工作新一轮发展的意见》和《关于推进全县基层老年教育试点工作的办法》,用以指导基层推进工作。
教学实践与学术理论研究不断取得新成果。2012年以来,学校多次组织力量先后对书画、卫生保健、第二课堂、运动保健、远程教育、校园文化、转型发展、示范校创建、音乐教育、乡村老年教育形式、老年教育资源供给中的政府责任、新兴养老业态培育以及示范校创建启示等十几个关于专业教学与老年教育发展综合课题作了探讨和推定,研讨论文有8篇分别被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省老年大学协会评为一、二等奖;有5篇被《老年教育》《山东老年教育研究》等理论刊物刊载;有3篇被老年教育专业学术刊物《老年教育文集》《老年教育研究与实践》等文集收录。此外,由书法教师编制的远程教育教学课件,被中国老年大学协会远程老年教育工作委员会评为优秀课件三等奖。
新闻推荐
蒙阴县旧寨乡中心学校积极开展“停课不停学”活动,3月份以来,学校陆续开设网课,推行教师领学、学生线上线下学习。当地教育...
蒙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蒙阴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