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崮上情天》今日上映 三线精神与沂蒙精神融于一体
□ 本报记者 陈巨慧
由编剧唐亮执笔创作,导演郭郅与衣楠联袂执导,知名演员苏小妹、李启芯、张志忠领衔主演的影片《崮上情天》将于12月17日在全国公映。该片是国内首部反映三线军工历史的年代励志爱情片,12月12日—14日,影片在蒙阴、临沂、济南分别举行了三场预热观影专场,大批白发苍苍的当年“三线人”携带子孙后代前来观影,现场反应热烈,气氛感人。
讲述小三线军工建设者的故事
电影《崮上情天》深植于沂蒙精神和三线军工精神,以三线军工生产生活为主线,以红色记忆、沂蒙风情等元素为辅线,利用时代背景下两位主人公的人生际遇,展现共和国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影片将一直以来默默无闻的小三线军工建设者的故事首次搬上大银幕,弥补了中国红色电影三线文化的空白。
影片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为了备战,全国各地热血青年来到蒙阴县笊篱坪山东民丰机械厂,投身军工事业。轰轰烈烈二十年,他们无怨无悔地奉献着青春,为国家安宁作出了巨大贡献。老厂长为了国家财产献出宝贵生命,二更(李启芯饰)和小雯(苏小妹饰)在艰苦的创业中建立了深厚的姐弟情。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国家进入经济建设时期,军工厂转民用生产,民丰厂撤离了沂蒙山区,大批人带着美好记忆离开了沂蒙山。事业有成的二更割舍不掉对军工厂和姐姐的那段记忆,他将废弃的旧工厂创建为中国军工文化园,记录和延续了那一段历史。
编剧唐亮介绍,电影《崮上情天》揭开了我国小三线军工企业神秘的面纱,将一代人的付出公布于众。“我2017年到沂蒙山采景,来到岱崮镇的瞬间,被昔日三线人的旧迹——9381军工小镇震慑了。崮乡旅游集团王吉德书记送给我一本书《三线军工岁月》,他满怀深情地对我说:如果能拍成电影,我代表三线军工人感谢你。”
《三线军工岁月》是老三线人写的回忆录,看完这本书后,唐亮才知道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有这么一批人满怀豪情从城市来到大山坳里,白手起家,艰苦奋斗,不求回报,“他们献了青春献子孙、献了子孙献终身,字里行间虽感苍悲,却折射出一种只有那个年代才有的精神风范。这不正是当今需要传承的民族精神嘛?顿时我就有了创作欲望。”
八易其稿完成剧本创作
《崮上情天》塑造出由革命老干部、热血青年、科研人员、红嫂式革命老人及其后代组成的平凡而伟大的英雄群体,记录和延续了那一段历史以及那一代人的创业精神和家国情怀,讴歌了一代三线人在极其艰难的生产、生活条件下,继承和发扬沂蒙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奋力攻关、勇于奉献,为国家国防工业发展和祖国安宁作出巨大贡献。
为更真实地反映三线军工人那段刻骨铭心的历程,唐亮两次采访原9381厂最后一任党委书记邱书记,多次走访了诸多老三线军工人,八易其稿才完成了《崮上情天》的剧本创作。“每接触一位老三线人,他们都对那个年代无怨无悔,充满了把青春奉献给共和国无比自豪的幸福感。电影拍摄中,需要几百人的群众演员,老三线军工人听到消息后,从全省各地自发地来了500多人。电影片尾中老三线人重逢的场面,是真实的记录,没有摆拍。”
传承红色基因续写沂蒙精神
《崮上情天》故事发生地和影片拍摄地都是沂蒙老区。电影以当年在沂蒙山区腹地岱崮镇坚持抗战的李连长、如今的李厂长与其救命恩人红嫂式人物二更奶奶重逢的生动故事,再现了李连长与日本鬼子战斗负伤后,二更奶奶冒着生命危险掩护并为其千方百计疗伤,直至重回部队的一系列情节,真实地反映了革命战争年代“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
影片也描写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沂蒙老区人民像战争年代支援前线那样出人、出地,所作的新贡献。尤其是影片结尾,9381厂根据国家需要撤离后,沂蒙人民不忘军工情,他们斥巨资保留、守护着军工企业旧址,打造成为全国沂蒙红色教育旅游知名品牌示范区、山东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和全国青少年研学实践基地,续写和丰富了新时期的沂蒙精神。
新闻推荐
蒙阴县岱崮镇充分利用学习强国这个平台开展廉政教育,党委要求每位党员干部利用好平台落实好学习的同时,必须至少阅读“法纪...
蒙阴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