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与科普体验“比翼齐飞” 蒙阴科协创新手段以“科普+”勾画乡村振兴新图景

临沂日报 2019-08-29 13:16 大字

带上家人孩子、约上三五好友,到蒙阴来一场生态采摘游,在采摘游玩的同时了解一些科普知识,吃吃逛逛还不耽误收获知识。听上去是不是很有吸引力?

近年来,蒙阴县科协探索“产业+旅游+科普”发展新模式,借助发展现代农业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不断丰富和提升科普宣传活动内涵与品质,打造集果蔬采摘、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科普教育、亲子娱乐于一体的综合生态旅游模式,增加乡村旅游新体验,拓展科普宣传新形式,寓教于景、寓教于乐,游趣十足。

开创农村科普工作新局面

走进蒙阴县桃墟镇,碧波荡漾的河水,连绵耸立的群山,各具特色的田园项目,伴随着岸边阵阵的欢笑声,映入眼帘的金水河田园综合体是一幅“人、山、水”完美结合的世外桃源景象,让人心旷神怡。

驱车由桃联路向西行驶5公里,可以邂逅一座“长”在树上的村庄——安康村。在这里,群山环绕,碧波荡漾,“房子”长在百年大树上,人们可以在树上吃、树上睡、树上乐。在吃饭住宿之余,还可以进行采摘游玩、少儿科普、科普设施体验等活动,让前来游玩的游客,享受科普带来的乐趣,体验不一样的美好时光。

在大庙村金水河畔,一排排日光温室大棚整齐有序地连片排列着。“只需手指在手机上轻轻一点,就能查看作物生长情况。”桃墟镇党委副书记张华东告诉记者,大庙果蔬科普示范基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成果,已实现农业智能化、现代化,采用最新物联网技术,在大棚内安装了水肥一体化设备,从施肥、温度控制、土壤墒情等实现网络控制,实现了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打造全县智慧农业新亮点。

在魏城社区科普基地,记者了解到,县科协根据基层科普计划要求,在保持魏城社区原有自然风光和生态前提下,强化有机农业扶持力度,加大有机农业种植,以农业科普宣传为定位建设桃园科普示范基地,集规模化、科普教育、休闲旅游度假为一体,基地的建成能全面提升无公害水果生产管理技术水平,促进果农增收致富。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田园综合体是乡村振兴的主平台。桃墟镇整合5个行政村30000多亩地打造建设金水河田园综合体,桃墟镇科协在县科协和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以全市“智惠乡村”和全县“智惠桃花源”品牌为依托,以农业科普宣传为定位,将蒋沟桥美华农业园科技示范园、大庙果蔬科普示范基地、前城香椿种植基地、魏城科普基地、前城天香牡丹园、安康科技板栗馆、山南河康泰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等现代农业项目基地串联成线,着力打造金水河“世外桃源、智惠乡村”科普示范片区。在这些科普基地,建设科普办公室、科普宣传栏、科普标语画面、科普简介牌、导引牌,制作图文并茂的乡村旅游科普知识画廊,标注种植品种、栽培模式、品种价值、产量、市场前景等,重点介绍现代农业科技知识上的运用,分析现代农业相比传统农业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内容上的优越性,营造浓厚的科普氛围,让游客可以近距离了解科学技术,更直观地感受新时代发展步伐,还可以培养孩子的科学兴趣,激发探索热情。

□临报融媒记者 王婷婷 张晓 通讯员 包汉华 公培国

新闻推荐

杜德昌到蒙阴县督导防汛救灾工作

本报8月14日讯(临报融媒记者徐洋)今天,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德昌到蒙阴县督导防汛救灾工作。杜德昌一行先后到常路镇大张台桥...

蒙阴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