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捣鼓”真乐和 锅碗瓢盆改出“土味”乐器农民组乐队登上央视舞台
进入腊月,胡捣鼓乐队排练了一首新曲《家乡美》,春节期间这个节目将作为他们的重头戏献给观众。本报记者邱明摄乐队“主创”刘长营正在制作乐器。本报通讯员匡秀福摄簸箕做成的吉他,正面描的是玉米。本报记者邱明摄乐队成员手中的乐器都是以锅碗瓢盆等为材料打造的。本报记者邱明摄本报记者邱明
在临沂市蒙阴县垛庄镇红日村,有一支“画风清奇”的乐队。成员全部由村民组成,5名核心成员年龄最大的74岁,最小的68岁。进入腊月,乐队编排了一首《家乡美》迎新春。
红日村因描写孟良崮战役的电影《红日》曾在这里取景拍摄得名。这个昔日交通闭塞的小山村,全村1800多口人中曾经有700多口人是贫困户。如今,靠发展蜜桃、板栗等果品种植,他们不仅全部脱贫走上致富路,近年村里还建起了老年房。不愁吃穿的村民,文化生活也迈上了新高度。
“这个是簸箕做的簸箕琴,这个是洗衣服铁盆做的盆琴……”刘长营是乐队“主创”,这些像模像样的土制乐器全部出自他手。2014年前后,赋闲在家的刘长营看到村里的几位同龄老人经常聚在一起拉个二胡唱上几句,看得心痒也想加入。但他既没有乐器也没多少乐理知识,人家不愿带他玩。
刘长营年轻时在部队学过汽车修理,喜欢自己动手加工各类小家什。成品乐器价格不低也玩不转,他就琢磨着自己捣鼓做乐器。家里能找到的木头、摩托车喇叭、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品成了他的材料库,被他用来尝试着打造“板胡”“扬琴”“小提琴”等乐器。一次,他媳妇买回来一只洗衣服的大铁盆,没拿住掉到地上摔得哐啷乱响。他却从中听到大铁盆“音色”不错,够响亮,就拿来琢磨着做琴。
各式乐器基本成形后,刘长营在家练了起来,闹出动静后逐渐吸引了先前不愿带他玩的“乐团”关注。但也有人嫌他的乐器土,不愿跟他组队练曲子。不过,还是有4位“老伙计”跟着他一起捣鼓,并逐渐形成了稳定的乐队。因为他们拿家里的锅碗瓢盆做乐器,被家人揶揄为“胡捣鼓”,他们索性由此命名自己的乐队。
不锈钢碗底部掏个洞做成二胡,绷上的琴面用油漆涂成西瓜模样;簸箕做成的吉他,一面保持原样一面描上了玉米……经过不断完善,这些乐器成为他们的趁手家什。别看这些乐器有些古怪,刘长营用洗衣盆制作的系列大盆胡在2016年还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并获得了4000元奖励。
辛勤劳作的岁月印记在他们皱纹里,握惯了锄头的双手操持起琴弦也很灵活,虽然画风有些清奇、乐器也有些土,胡捣鼓乐队在2014年通过了当地文化部门的考评,不仅拿到了商业演出许可,还被选为文艺骨干随队参加各类慰问演出。2019年元旦期间,他们更是被邀请到央视录制节目。
早在2017年底他们就曾在央视亮相,作为参赛选手的助阵嘉宾,胡捣鼓乐队参加了央视星光大道总决赛的演出。经历过央视的舞台,胡捣鼓乐队没有沉浸在自娱自乐里,演出曲目也从模仿名曲转为自创。进入腊月,乐队成员正在排练一首《家乡美》的新曲子。“蜜桃大又甜,卖到东北下江南……老来都有少年身,追梦路上不服输,人有目标就向前,有梦就得把梦圆……”这支《家乡美》采用说唱形式,唱词既融合了蒙阴特色,也加入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切身感受。春节期间,这首曲子将作为他们的重头戏献给观众。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首届“端”上春晚也将在春节期间与用户见面,届时,“胡捣鼓”乐队的老伙计们也会以特别的方式给齐鲁壹点的用户带去新春的祝福。
新闻推荐
本报1月7日讯(记者王富军通讯员李朋)为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1月6日零时开始,蒙阴县集中开展了全天候的祭路祭车封...
蒙阴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蒙阴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