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草根电商把小地瓜做成网上大产业 3年冲出全网销量前三

鲁南商报 2018-10-25 15:28 大字

●开栏语

时光清浅,倏忽十年。“双11”从庆祝光棍节而生,到现在变成全球购物狂欢节,背后是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借助一根根网线,一大批草根接入到全球最大的零售交易平台寻觅商机,它深刻改变了传统商业模式,也催生了无数“剁手党”;它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更带动了快递、物流仓储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本报自即日起开通“‘双11’十周年”专栏,探索临沂电商10年来的发展与变化。

从只会在网上买东西的“剁手族”,到成为淘宝金冠店的“学生店主”,再到如今坐稳“双11”地瓜销量前三的位置,29岁的临沂人王敏用11年时间圆了自己的“电商创业梦”。她说,电子商务是草根创业的首选,未来她希望继续用自己的力量将地瓜做成大产业,把家乡的地瓜销往全国。

全班一起开网店4年卖了130万件衣服

2006年,王敏考上了山东大学艺术设计专业。学校坐落于济南繁华的街区,周末她经常和舍友们到济南大小商场夜市去逛街。“小姑娘都喜欢买衣服,特别是后来学会淘宝之后,更是没事就在网上买买买,结果生活费就不够花了。”王敏说。

老伸手向家里要钱多难为情啊,该如何赚零花钱呢?后来王敏宿舍里一个女生灵机一动:“不如我们一起开个淘宝店吧!”让王敏没有想到的是,在随后的一次班会上,开网店的计划竟然被全班19名同学一致通过。“我们把想法告诉了辅导员,也得到了赞成,后来还是辅导员给我们注册的店铺,并交纳了1000元保证金呢!”王敏说。

2007年底,王敏所在班级的集体网店“阿兰姿女装旗舰店”注册成功,19名同学各自有了分工:有的负责到附近批发市场对接货源,有的负责当模特拍照片,有的负责后期美工和上传图片,有的负责做客服接单……王敏清楚地记得,第一笔订单来自上海,一个顾客在店里买走了一件89元的风衣,尽管当时由于没有经验算错了邮费,导致这单赔了23块钱,但开张的喜悦仍然大大高于亏损的遗憾。

“第一家网店的成功应该得益于人多力量大,19个人齐心协力打理店铺,图片设计店铺美工啥的大家都献计献策,就这样一点一点做起来,到后来我们直接利用周六周日坐飞机到广州去进货,生意也慢慢做大了。从大二下学期开始,我们就完全不需要家里提供学费了,淘宝店完全可以供全班同学的学费和日常生活开销。”王敏说。

等到2010年王敏大四那年,这家“阿兰姿女装旗舰店”已经累计销售130多万单,成为了一个金冠店。“毕业时,这家店被一位商人以60万元的价格收购,全班19人每人拿了3万块分红,这是我人生的第一桶金。”王敏说,这也是她第一次感受到电子商务的红利。

电商创业卖地瓜,3年做到全网前三

毕业后的王敏,听从家人的建议,应聘成了山东一知名网站的美食编辑,工作轻松,待遇优渥,但每次打开淘宝时,她都会想起自己创业的经历。放不下电商的王敏思虑良久,2012年顶着家里的压力放弃了高薪职业,辞职回老家蒙阴开了一家淘宝店。

创业的过程是艰辛的,2013年夏,因为估错了市场行情,王敏进购的童装积压在手,致使她资金链断裂。失败并没有打败王敏,她变卖了房产和资产,偿还债务后,再次投入到了电商创业中。

“选择农产品其实很偶然,当时家里种了一亩地瓜,但市场行情非常不好,我就把自家地瓜放到了网店里,结果却出乎意料,不仅地瓜被抢购一空,还有很多网友留言追问什么时候有货,就这样十里八村的滞销地瓜都被我搬到网上销售一空,地瓜的营业额达到了370万元,纯利润有30万。”王敏笑着说。这次试水,不仅让王敏尝到了甜头,更让她看到了线上农产品的商机。“临沂农产品质量好、种类多,是个很大的优势。”王敏说。就这样王敏转型做起了地瓜生意。2015年“双11”期间,她的营业额达到了170万元,全年营业额更是突破1300万元。2016年“双11”期间,她的总销售额是243万元,全年营业额达到2700万元,2017年“双11”实现销售额420万元,全年营业额突破了 6300万,做到了全网前三的位置。

“去年‘双11’,我三天两夜没睡觉,每一秒成交订单都在跳动,那种兴奋感难以言说。”王敏说。

把地瓜销售模式从“以产定销”变成“私人订制”

生鲜食品想要留住顾客,品质与口感最重要。王敏说,现在当地种植的地瓜多是“老5号”和“小花叶”,这两种地瓜产量和甜度均不能满足顾客需求。为了能保证地瓜的口感与品质,她加大了科研投入,与河南省农科院合作,一起研发地瓜新品种,并在莒南县洙边镇王家野疃村进行了试点。

21日上午10点,记者一行刚走进王敏的办公室,就闻到了浓郁的地瓜香味。王敏告诉记者,这便是研发的新品种“夕阳红”地瓜。“‘夕阳红’新品蜜薯,产量高、甜度高、口感软糯,亩产能达到 4000到5000斤。”王敏说。

虽然是新品种,但市场和农户反应却非常热烈。王敏告诉记者,“夕阳红”今年刚刚试种,只有几万斤,由于口感好,它的身价较普通品种的地瓜高了一倍。“试种的几万斤已经销售一空,还有大量客户预约明年的订单,不少农户也跑来想购买新品种种植,按照这个势头,明年‘夕阳红’会大面积种植、推广。”王敏说。

另外,王敏告诉记者,为了保证供货充足,她与周边的农户都签订了合同,以超出市场价10%的价格大量收购地瓜。这个策略的实施,直接改变了农户的种植模式,使得农产品从传统的“以产定销”转向“私人订制”转变。“上海人爱吃长条状的地瓜,广东、福建人喜欢吃圆形饱满的地瓜,北方人则喜欢大块的地瓜……”除了开发新品种,留住顾客外,王敏还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把地瓜向精加工方向发展,提高附加值。“既然要做农产品,那就做到极致,不论是横向扩展农产品种类,还是纵向研发新品到精细化加工。”王敏说。

今年“双11”,“网红”地瓜预售13万单

今年是“双11”大促的第十年,王敏说她从去年就开始为“双11”做准备。“对于我们生鲜类目电商企业来说,‘双11’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节日,是名符其实的电商\‘春运’,一天的销量几乎占全年销量的1/10。”王敏说。“生鲜食品不同于其他品类,回头客多,如果消费者在一家店里买到了满意的食品,之后有60%的几率会再次到同一家店购买,而且有很大几率会推荐给亲朋好友。因此我们在增加客户黏度和口碑方面一直在努力,在产品品控,包装运输、售后服务等方面让顾客满意,特别是通过分析前期的订单,总结出部分区域消费者饮食习惯,比如喜欢地瓜个头大点还是小点,口感软点还是硬点等等,在发货时就有所侧重。”王敏说。

由于生鲜商品的特殊性,不可能像家电、服装等长期备货,因此前期预售格外关键。王敏说,公司内部有一个专门的大数据团队,负责记录并分析每天的店铺流量、产品评分和转化率,公司会提前从这些消费大数据中选择最适合打造“双11”爆款的产品。今年她将主推5斤装和9斤装的两款紫薯,目前两款产品已经预售13万单,预计销量将突破400万斤。

除了地瓜产品之外,王敏还尝试推出精加工农产品,今年为“双11”打造的两款花生油和板栗仁制品也已经预售了1万多单。无论对今年的“双11”还是今后电商发展,王敏都充满了信心,她表示有决心把自己的地瓜制品做到全网最好。

本报记者邵琳 孙飞霞

新闻推荐

“双11”没到快递业试水涨价 临沂部分电商“小虾米”先为涨价买单

“双11”未至,快递先行。各大快递公司忙着招兵买马的同时,顺便涨了个价。近日,中通、韵达、圆通、申通、百世快递等民营快递...

蒙阴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蒙阴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