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阴苹果主题公园果树“返老还童”成旅游新亮点
蒙阴讯 野店镇烟庄村依托现代科技和苹果古树资源,将66年生苹果古树名品保护区打造成3000多亩苹果主题公园,传承红色基因、传播苹果文化、展示苹果新品种,成为现代苹果栽培技术示范与乡村特色旅游的新亮点。
盛夏时节,苹果主题公园里枝繁叶茂、果实累累,66年的老果园焕发出勃勃的生机。据果农魏树忠介绍,这片果园来历非同一般,它是传承“红色基因”的示范点。新中国成立初期,一名参加过孟良崮战役的老战士,转业回到东北,吃着当地的苹果,想起了奋勇支前的沂蒙老区人民,想让老区人民也吃上香甜的苹果,就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1951年秋,毛主席收到信后发出指示:沂蒙山区要大力发展苹果产业。1952年,国家支持沂蒙老区建设,拨专款从辽宁省调拨12万株苹果苗木,在蒙阴及周边县80个村建成6000多亩苹果园。烟庄村这片苹果园,就是1952年建的,占地28亩,共栽了200多棵苹果树。
苹果树的寿命为30年左右,到1991年时,这里还存活的苹果树有100多棵。为了挽救这些带有“红色基因”的老树,烟庄村村民伊淑军等三人,开始给它们实施“搭桥手术”。本来,那些主干中空的老树,即使根部吸收了水分和无机盐,也难以输送到上部的枝叶,同时上部叶片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营养物质也难以向下输送。伊淑军找到老树旁边由其根部长出的幼树,把它嫁接到老树干上,使二者的形成层密合,然后包扎起来。春天嫁接,6月中旬揭开包扎物,经过几个月,幼树和老树的形成层细胞分裂,二者逐渐长在一起。借助幼树这座小小的“桥梁”,老树的顶部枝条便与土壤连通了。伊淑军说,“搭桥手术”成功率一般在70%左右。一棵濒临死亡的老树,往往需要实施多次“搭桥手术”才能把其挽救回来,有些老树已做了6次“搭桥手术”。
2014年,蒙阴县与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合作承担了山东省科技厅“苹果品种创新成果集成与现代栽培模式示范”项目。项目首席技术专家、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研究员王金政说,该项目实施4年来,除了引进和集成展示苹果优良新品种、探索现代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模式,还建立了位于烟庄村的这个28亩的古树名品保护区,创造性开展了苹果古树名品保护和“红色基因”传承工作。
烟庄村一方面通过采用树体优化、枝组复壮、增施有机肥等技术,科学保护老苹果树,建设古树名品保护区28亩,另一方面引进和选育苹果新品种,用现代栽培技术改造老果园,探索科技与文化结合的新模式,既让果农增加了收入,也带来了旅游人气。
蒙阴县果业局副局长王孝友介绍,利用国际上先进的品种和现代苹果生产技术,结合本地苹果浓厚的文化积淀,走品种创新、技术集成和文化旅游结合的路子,打造特色苹果产区。
融合了沂蒙六姐妹故居红色旅游、生态观光、休闲采摘的烟庄村成为了乡村旅游的一大亮点。每到花团锦簇、果实累累时节,游客纷至沓来,既能赏花采摘,还能感受烟庄浓郁的红色文化。
如今,苹果主题公园已经成为了历史文化传承、红色旅游与观光采摘有机融合的乡村旅游好去处,2017年,烟庄村接待游客13万人次,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
(张圣虎 鞠春娟)
新闻推荐
今年以来,蒙阴县牢牢把握生活富裕这个根本,把增加农民福祉作为乡村振兴的根本性任务,按照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要求,不断...
蒙阴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蒙阴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